本文作者:访客

辩护权究竟属于谁?法律与公民权利的深度解读

访客 2025-11-05 11:01:19 29688 抢沙发
本文探讨了辩护权究竟属于谁的问题,深入解读了法律与公民权利的关系,文章指出,辩护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不仅属于律师,更属于每一个公民,文章强调了法律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并呼吁公民要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法律界也应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辩护权是谁的权利?

  辩护权的核心归属始终围绕被追诉人展开,相关法律规范构建了以权利主体为核心、多元行使方式为支撑的完整体系。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辩护权首先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专属权利,这是基于其在刑事诉讼中处于被追诉地位、权益可能受到限制的特殊需求设定的。

  从侦查阶段开始,犯罪嫌疑人便享有自行辩护的权利,可针对指控进行辩解、提供证据反驳,这种自主辩护权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不受案件性质或情节严重程度的限制,是被追诉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础权利。

  在自行辩护之外,法律允许被追诉人委托他人代为行使辩护权,此时辩护人成为辩护权的行使主体,但需明确的是,辩护人行使辩护权的基础是被追诉人的授权,权利本源仍归属于被追诉人。

  《刑事诉讼法》不仅规定了委托辩护的权利,还在特定情形下为被追诉人提供法律援助辩护,即当被追诉人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未委托辩护人时,法律援助机构会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这种法定援助并未改变辩护权的归属,而是通过国家力量保障被追诉人能够有效行使权利。

只有刑事诉讼才有辩护权吗?

  辩护权并非刑事诉讼的专属权利,其核心逻辑是当事人针对不利主张进行抗辩的权利,这一逻辑在不同诉讼领域均有体现,只是权利名称、行使方式与法律依据存在差异。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权的表述最为明确,《刑事诉讼法》直接将其确立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核心权利,围绕该权利构建了包括自行辩护、委托辩护、法律援助辩护在内的完整保障体系,目的是平衡控辩双方力量,防止公权力滥用对被追诉人权益造成侵害,此时的辩护权具有鲜明的对抗刑事指控属性。

  行政诉讼中虽未直接使用辩护权这一表述,但存在本质相同的权利形态。《行政诉讼法》赋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陈述和申辩权,当事人可针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合法性、合理性提出异议,提供证据反驳行政机关的主张,委托代理人代为进行抗辩也被明确允许。

  这种权利与刑事诉讼中的辩护权功能一致,均是当事人对抗不利主张、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只是因诉讼对象是行政行为而非刑事指控,权利表述与行使场景存在差异。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uuxn.cn/post/1880.html发布于 2025-11-05 11:01:1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上海律师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968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