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春播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眼下,东北地区春播全面展开,长江流域冬油菜即将迎来大面积收获。
黑龙江垦区全面开启春耕,北大荒集团八五五农场迎来了玉米播种关键期。当地使用起垄施肥机、播种机等多台(套)现代农机具进行联合作业,提升播种进度。
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侯家营子农场,记者看到,为了提升玉米单产,农技人员将配肥实验室搬到了田间地头,快速检测出氮、磷、钾、pH值等5项土壤数据后,可以“一键生成”个性化配比的肥料。而像这样的一间小屋,配肥产能每年达8000余吨。
眼下,黄淮海麦区正进入小麦齐穗扬花期,也是小麦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今年,河南滑县小麦赤霉病发生风险等级高,当地提早部署,免费为种植户开展“一喷三防”作业。
今年我国冬油菜面积1.1亿亩,连续7年增加。江西加大早熟油菜示范品种的种植,在遂川县的稻油轮作千亩方示范基地,专家对早熟油菜品种“中油早1号”进行实收测产,亩产达177.65公斤。据测算,随着“中油早1号”等短生育期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我国可开发利用冬闲田面积达到6000万亩。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我国冬油菜主产区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季气候条件总体有利,加上增产措施技术到位率高,油菜长势是近几年最好的,丰收在望。
一季度我国交通行业实现良好开局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实现良好开局。
一季度,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173.9亿人次,同比增长4%,交通出行人员流动持续旺盛。
人享其行的同时,物畅其流。一季度我国货运量增速快于去年全年水平,完成营业性货运量130.6亿吨,同比增长4.9%。
此外,我国港口吞吐量也保持增长。一季度,港口货物吞吐量达42.2亿吨,同比增长3.2%,其中内、外贸同比分别增长4.1%和1.4%。
一季度,以平陆运河、洋山港区小洋山北作业区集装箱码头等为代表的多个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建设。
我国乡村消费市场活力日益增强
今年一季度,我国乡村消费市场增长势头良好,活力日益增强。
从消费渠道看,农村地区已成为线上消费新的增长源。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不断提速,电商平台依托县域集采集配中心,将配送时效缩短至24小时以内,农村即时零售订单量大幅增长。一大早,在湖南浏阳永和村的这个电商提货点,记者看到今天送来的100多件产品中,新鲜的蔬果类商品超过三分之一。
从消费品类看,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等政策拉动下,新能源汽车加速开进农村。此外,农村高品质家电的需求持续释放,大尺寸电视、洗烘一体机以及智能家居类小家电成为农村居民青睐的产品。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614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比1—2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
山东以科技赋能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山东加快以科技赋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通过开发新场景、培育新业态,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创新发展。
在山东曲阜孔子诞生地——鲁源村,一个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深度交互的文旅项目正在抓紧调试。这个“五一”假期,人们就可以在数字化场景中穿越时空,沉浸式体验传统礼仪,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丰富文旅产品供给,今年一季度,曲阜全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548万人次,同比增长31.21%。
像这样的文旅新场景、新业态,今年以来,山东正在加快推出。在青岛中山路,数字化项目“时光电车”向游客免费开放,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在泰山景区,“五岳独尊”“虎字石刻”等数字藏品受到游客喜爱。
作为国内电影工业化的先行者,青岛东方影都汇聚影视服化道、影视器材等全链条配套企业1000多家,通过加快推动影视文化与高科技的深度融合创新,近年来佳作不断。最近,这里新升级了动作捕捉系统,可以极大提升电影拍摄效率,节约成本。
目前,山东正在制定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7年,突破20项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关键技术,打造10个以上标杆应用场景,将山东建设成为全国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高地。
我国专利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 “新三样”发明专利拥有量全球最多
2025年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我国专利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2024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和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量均跃居全球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134.9万件,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发明专利拥有量全球最多。
我国首次完成全国27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134.9万件存量专利盘点和价值分析,与45万家企业进行精准对接、匹配推送。
我国专利审查高速路覆盖84个国家,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在华建设202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依托全球专利信息资源助力国内创新发展。
【一线调研】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江苏太仓聚集超550家德资企业。今年以来,太仓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完善配套服务,推动外资企业持续增资扩产,为稳住外资基本盘注入强劲动力。
在太仓高新区,一家全球领先的灌装系统供应企业正在加紧建设投资2亿欧元的新工厂。建成后,该工厂面积将扩大两倍以上,成为中国区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生产基地,而这已经是企业在华投资建设的第六期项目。
不仅是老朋友,越来越多新企业选择扎根太仓。这家生产高端智能物流传送设备的企业正抓紧建设在中国的第一个生产项目,投资金额达到1亿欧元。
外资企业一投再投的背后,是太仓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今年,当地将审批流程从串联式改为并联式,多部门平行办理,项目从决策到开工仅需2个月,比原计划提前半年。
今年以来,太仓持续创新服务模式,外籍人士服务中心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知识产权保护开通绿色通道,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培养技能人才。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太仓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2个,同比增长33.3%,总投资达110.8亿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六期研究计划确定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六期研究计划确定,在前五期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拓展时空研究范围,有针对性地重点突破一批技术瓶颈,集成开发一批系统和装备,进一步构建起考古年代学、古遗传学、古环境、古食谱研究等多学科交叉研究体系。推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认识不断深化,更加透彻地阐明中华文明的特质和形态。
《2025年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工作要点》印发
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近日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工作要点》,部署了4个方面22项重点任务,包括推动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化转型等。
三部门多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日前发布17条政策举措,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明确2025年底前,社会组织招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的,可按规定参照企业享受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2026年年底前,延续实施国有企业增人增资政策。
第137届广交会已举办92场绿色低碳主题贸易促进活动
目前,第137届广交会已举办92场绿色低碳主题贸易促进活动,现场展示绿色低碳产品达88万件,涵盖智能家电、环保建材等多个领域。本届广交会超半数参展企业在绿色低碳领域拥有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发明等专利,63.5%的企业通过了国内外绿色低碳认证。
第三届中国科交会开幕 对接金额首破千亿元
4月26日,为期3天的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举行。本届科交会以成果展示为核心、以转化交易为落点,共征集企业需求1606项、科技成果4280项,较上届增长近一倍。开展首日已对接项目400项,对接金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
2025苏州全球招商大会举行
4月26日,2025苏州全球招商大会举行。会上签约项目417个,总投资超3400亿元,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
2025大运河文化系列活动举行
2025大运河文化系列活动4月26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启动,融合千年漕运文化与现代城市活力,汇集花船巡游、水上摄影展、牡丹文化周、运河市集、“大运长歌”光影秀等系列活动和消费体验,打造“运河上的通州”文旅品牌。活动将持续到“五一”假期结束。
我国已基本形成三级职业病诊疗康复体系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4月25日起启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要求各地为劳动者提供心理咨询、义诊、筛查等服务。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地市诊断、县区体检、乡镇康复”的三级职业病诊疗康复体系。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目前累计发现新物种207种
记者4月26日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获悉,截至2024年底,我国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收集标本实物310多万份、发现207个新物种,经研究约有65%的新物种具有潜在药用价值。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国18817种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等情况,为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九派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xn.cn/article/6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