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有关部门就《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

为何要出台这一方案?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有哪些具体安排?记者24日采访了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问: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截至2024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田抗灾减灾能力大幅提升,为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多年稳产丰收提供了重要支撑。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深入实地调研,研究起草了方案,明确提出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总体要求、建设安排、建设管理、运营管护、政策协同、保障措施,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方案是指导各地科学有序开展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对加快现代化良田建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具有重要意义。

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逐步把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主要目标是什么?有哪些具体建设安排?

答:方案明确提出,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累计改造提升2.8亿亩,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累计改造提升4.5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亿亩。

在建设布局方面,提出要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优先在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以及粮食产量高和增产潜力大地区开展建设,并进一步明确了高标准农田限制建设和禁止建设区域。下一步,国家层面还将制定分区分类建设指南,明确不同区域建设重点和标准,指导各地因地制宜落实建设任务。

在建设标准方面,明确以“一平”(田块平整)、“两通”(通水通路)、“三提升”(提升地力、产量、效益)为基本标准,合理确定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投入标准。同时,要求通过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实施细则,形成层次分明、上下衔接、务实管用的标准体系。

在建设内容方面,提出要将建设重点放在田内,新建项目优先开展田块整治、田间灌排体系、田间道路和电力设施配套等基础建设,着力提高农田保水保土保肥能力、抵御旱涝灾害能力、机械化耕作便捷水平;改造提升项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补齐田间设施短板弱项。

为确保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质量和建设成效,方案从规范项目实施、加强资金监管、严格竣工验收等方面对强化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质量提出了加强全流程管理、全方位监管等要求。

问:对于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方案在运营管护上有什么要求?

答:方案要求地方分级压实高标准农田属地运营管护责任,明确运营管护内容和标准。对于公共设施,县级政府要明确管护主体,定期组织开展检查和维护;对于田间地头日常使用率高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原则上实行“谁使用、谁管护”,充分调动和发挥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运营管护的积极性,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群众等通过自主投工筹资等方式开展日常运营管护。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委托行业机构、工程质量保险等高标准农田运营管护模式。

此外,方案还提出要严格保护高标准农田,严禁擅自占用;经依法批准允许占用的,各地要及时落实补建,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损毁高标准农田设施,对因灾损毁的高标准农田,纳入年度改造提升建设任务及时修复或补建。

问:方案提出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协同,如何推进落实?

答:推动逐步把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涉及永久基本农田补划调整、水资源配套、资金投入等方面政策协同配合。

一是永久基本农田补划调整,提出对资源禀赋好、生产潜能大、不在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耕地上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按要求及时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对不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立项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暂缓开展建设。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评估调整,依法将不符合划定要求的地块调出永久基本农田。

二是水资源配套,提出统筹实施高标准农田和灌区建设,坚持以水定地,合理确定灌溉发展规模及布局,科学有序推进不同类型水源工程建设,强化田间工程与水源工程、骨干水利工程配套等,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等,提升农田灌溉排涝能力。

三是资金投入,提出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运营管护多元化投入机制。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资金保障,省级政府承担地方投入主要责任。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在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通过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和社会投资等多元化投入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路径,并要求发挥地方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多渠道筹措运营管护经费。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九派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xn.cn/article/6386.html

(0)
九派网的头像九派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5日 上午10:36
下一篇 2025年4月25日 上午10:37

相关推荐

  •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自5月10日起施行

    新华社讯 4月9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公布,自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 条例全文共6章28条,包括“总则”“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档案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内容。 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增加婚姻家庭服务工作内容,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加强综合性婚姻家庭服务指导工作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建设,倡导文明婚俗,促进家庭和谐…

    2025年4月10日
    1800
  • 突发爆炸!男孩右眼几乎失明,手部截肢!在家千万别这样做

    近日 广州市荔湾区一小区 突然传出爆炸声 据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 事故由一15岁男孩 在家中做实验引发 4月8日 受伤男孩的父亲黄先生称 孩子双眼受伤严重、手部截肢 后续还需要进行多项手术 据黄先生介绍,孩子眼睛周围的皮肤“都没有了”,“右边眼睛看不到了,左边眼睛还有点功能”,后续需要进行植皮、移植角膜等手术,此外孩子手部进行了截肢,后续需要安装假肢…

    2025年4月13日
    1800
  • 深耕改革开放“试验田”——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年观察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题:深耕改革开放“试验田”——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年观察 新华社记者张晓洁、刘羽佳、周圆 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建设十年来,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140余项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记者近日在3个自贸试验区调研时看到,三地因地制宜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首创性、集成式改…

    2025年4月26日
    800
  • 中方:美方应当停止将溯源问题政治化、工具化,停止对其他国家抹黑推责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7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在就溯源问题答问时,毛宁说,溯源是一个科学问题,应当秉持科学的精神,由科学家来作出判断。“实验室泄漏极不可能”是中国—世卫组织联合专家组在实地走访武汉相关实验室并同相关科研人员深入交流的基础上得出的权威的科学结论,得到了国际社会和科学界的广泛认可。 毛宁表示,美方应当停止将溯源问题政治化、工具化,停止对其他国家抹黑…

    2025年1月29日
    7700
  • 规范直播带货、保交房……这些热点首场部长通道都有回应

    人民日报客户端讯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等4位部长亮相,回应社会关切。 2024年,全国全社会物流成本共降低大约4000亿,其中运输成本降低了2800亿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介绍,全社会物流成…

    2025年3月6日
    2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