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挑战“半马” 冠军靠什么赢得比赛?

19日上午,2025亦庄半马暨人形机器人半马鸣枪开跑,来自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地的人形机器人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上演“人机共跑”。本次比赛,20支参赛队同场竞技,但机器人高矮胖瘦不同,造型并不统一,比赛成绩怎样计算才公平?获得冠军的人形机器人又是靠什么技能优势赢得的比赛?

眼下,人形机器人赛道正在加速“起跑”,人形机器人与传统工业机器人、服务消费机器人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当人形机器人遇上马拉松,又将为整个产业打开怎样的新局面?

比赛地形多样 选手造型各异

成绩如何计算?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路线,起点设在北京南海子公园南门,终点设在国家信创园。比赛全程约21公里,这意味着,采用双足步态的人形机器人要完成约25万次精密关节运动。当然,这种运动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这条路线上共设有6个左转道与8个右转道,转弯角度至少有90°。而且,由于赛道就是位于北京经开区的公开道路上,所以跑道既包括平坦柏油路、坑洼裂缝路,又有长缓坡、短陡坡路段,以及石板路、草地、石子路等区域,这就需要机器人具备精准的路径规划和灵活的转向能力。

而从外形来看,这次人形机器人选手的长相也是五花八门,比如有身高1.8米左右的天工“Ultra”,也有身高只有75cm的“0306”小巨人机器人。有的穿了鞋,有的戴了帽子,人形机器人的造型并不统一,而且中途可能还出现换电池补给的情况,那么比赛成绩又该怎么计算?冠军机器人又是依靠怎样的技术优势赢得比赛的?

机器人最容易坏的其实是脚踝,因为它们在奔跑过程中,需要反复地、高强度地去跺地,一定会对脚踝以及相应的连杆造成冲击,因为人类跑步的时候,有一个脚掌先触地的过程,相对节能,如果说采用学习人类跑步的方式,一定会对它的脚底板产生磨损,所以很多研发人员会在这里贴心地给它们更换鞋垫或者穿上跑鞋。

人形机器人挑战“半马” 冠军靠什么赢得比赛?

组委会也在不断地优化比赛,特别是换电规则,最终确定,所有的参赛队伍,不管是在补给站还是在其他地方更换电池,都是换电不停表,换电所用时间正常纳入比赛时长,但是更换机器人会面临10分钟及以上的罚时,具体要看更换的次数来进行叠加。最终成绩是由完整的计时和罚时两者相加得出的。

人形机器人挑战“半马” 冠军靠什么赢得比赛?

本次比赛的奖项设置也更加多样,很多机器人不只是以奔跑的形式,可能有的是优雅地走着。因为在比赛中,除了完赛奖,还设置了最佳步态奖、最佳耐力奖等等奖项。只要在4小时10分钟的关门时间内完成比赛,就能够获得。

人形机器人挑战“半马” 冠军靠什么赢得比赛?

总台记者张河运:比赛进行到2小时38分钟,排在第一位的天工人形机器人冲向终点。这一次比赛成绩是要通过计时和罚时的总和,这次天工人形机器人全程更换了3次电,没有更换机器人。它和人类一样全身拥有大大小小的关节,电机、减速器、编码器这些基本的构件相互配合,也决定着关节输出的力量大小以及运动控制的精度。天工人形机器人是这一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冠军。

人形机器人挑战“半马” 冠军靠什么赢得比赛?

天工人形机器人算法工程师 赵文:非常兴奋和激动,能够顺利完成这一次人型机器人的半程马拉松。这次的成绩其实非常好,比我们之前的训练赛都要好,创造了机器人的个人最好成绩。接下来做一些技术上的优化,同时我们的人员配合也会更加紧密一些,这样在比赛的时候也会更加顺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九派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xn.cn/article/6267.html

(0)
九派网的头像九派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0日 上午10:41
下一篇 2025年4月20日 上午10:44

相关推荐

  • 市北区法院举办2025年第一期“学思·求实”讲坛

    青岛新闻网4月9日讯 为深入落实“深化提升年”部署要求,系统推进“学习型法院”建设,持续擦亮“北法调研”品牌,4月3日下午,市北区法院举办2025年第一期“学思·求实”讲坛,全体在家院领导、员额法官及法官助理参加讲坛。 本次讲坛的主题为法官办案心得分享,分为“法官办案心法”“法官实务技能”“法官审理思路”三个部分,邀请了12位在审判一线深耕多年的员额法官依次…

    2025年4月23日
    1800
  • 北京今冬首场降雪来去匆匆 气象专家:情理之中

    北京市气象台昨天(3月15日)17时21分发布消息,15日8时至17时,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1.7毫米,城区平均0.3毫米。北京昨天出现的这场降雪有什么特点?接下来的天气又将怎样? 中国气象局气象分析师 欧阳翼:回顾15日北京这场降雪,虽然来去匆匆,但下得气势十足。看似出人意料,但对于气象数据来说又在情理之中。 城区降雪来去匆匆 雪花大落地即化 对于人口密集的…

    2025年3月16日
    4300
  • 中国科研人员提出新方法 有望提高水稻等作物产量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获悉,该中心林鸿宣院士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林尤舜团队的最新合作研究发现,通过精确调控植物激素赤霉素水平,可以突破主栽品种的抗逆性与产量互相拮抗的瓶颈,从而同时提高水稻的碱-热抗性和产量。该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1月30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在上海松江农场,PH值达9的高碱性土壤中种植的水稻生长情况…

    2025年1月30日
    6600
  • 聋哑女大学生美得像AI被质疑“不真实”,当事人回应:残疾不是剧本,继续安心读书

    4月22日,聋哑女生因高颜值像AI上热搜。   本人承认微调:曾加深双眼皮、鼻子磨平驼峰、填充苹果肌。   4月22日晚,当事人发文回应:残疾不是剧本,会继续安心读书,做好自己。 1 2 下一页 全文阅读

    2025年4月24日
    1000
  • 红色小山村评出村级十大新闻【新春走基层】

    胶东在线1月22日讯(记者 孙宗顺 通讯员 张大琪 刘颖)1月21日,农历北方小年的前一天,龙口市丰仪店村里年味十足,挂起了大红灯笼,贴上了著名书法家曲炳仁写的“定制”春联,敲锣打鼓发年货。对于村民们来说,当天村里最重要的大事,便是要大伙共同评选村级十大新闻 。 “第一回,真是第一回。俺们参与感很强。”带着10岁的女儿前来参加评选活动的村民寻凤霞说,因为来得…

    2025年1月23日
    8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