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消息 4月8日,二十届中央第五轮巡视对象正式公布,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浙江省、安徽省等15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迎来常规巡视。本轮巡视备受关注的动向之一,是对昆明市的提级巡视。
这是中央巡视首次对地级市公开点名,开展提级巡视。同时,这轮巡视引入联动巡视等方式,进一步丰富了巡视手段。
多位专家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中央提级巡视不仅直击地市层级更为隐蔽复杂的监督盲区,也有助于打破地方利益藩篱。
必要应变
提级巡视并非首次出现。
早在2021年,十九届中央第八轮巡视中,中央就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启动提级巡视。
2024年1月召开的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提出,坚持板块轮动、整体推进,打破常规套路,穿插运用多种方式,深入探索提级巡视、联动巡视,不断提高巡视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当年2月,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发布,提出“必要时可以提级巡视”。这是中央首次以制度形式明确“提级巡视”。
当年第5期《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发文《为何强调“必要时可以提级巡视”》指出,有的省结合实际对地市开发区、高新区开展提级巡视,还有的地级市对所辖县(市、区、旗)党委工作部门或重点乡镇开展提级巡察。这篇文章还提出,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对开展提级巡视作出规定,进行法定授权,丰富了巡视组织方式,增强了巡视权威性、实效性。
在今年召开的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提级巡视再次被提及。全会提出“灵活开展提级巡视”,进一步释放了推进这一制度的信号。
多位专家指出,提级巡视正成为破解地方治理难题的重要抓手。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看来,提级巡视是必要应变。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地方治理体系层级繁复,权力运行链条冗长,导致群众举报的问题往往横跨多个地区和层级,呈现出“结构性隐蔽”的特征。
“比如,涉及某地领导干部的举报,可能不仅关涉其现任职务,也涉及其在其他地市、县区的过往经历。”汪玉凯说,若仅依赖地方系统内的常规巡视路径,往往难以穿透壁垒,既可能被层层截留,也可能因地方保护主义而被压制。而提级巡视则由更高一级巡视力量直接介入,绕开地方利益干扰,快速获取一手资料,实现对问题的精准识别与有效覆盖。
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教授汪亭友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提级巡视是巡视监督“无禁区”、治理权下沉与监督权上移相结合的重要制度创新。相比地方层级内部的巡视路径,这种“越级直查”的方式更容易穿透表象,发现隐藏更深、更具系统性的治理问题,更高效破解基层治理盲区。
“中央层面的提级巡视则更具制度牵引力与实际震慑力。”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毛兴勤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中央巡视组对地市一级的直接介入,不仅在操作层面通过重点案件带动系统治理、精准问责带来示范效应,更重要的是,通过“跨级垂直纠偏”的监督机制,能在地方干部中营造出“问题若不自查自纠,将引发更高层级介入”的震慑,倒逼基层治理向规范化、透明化转变,为巡视监督体系整体效能的提升注入持续动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九派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xn.cn/article/6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