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成考试作弊“神器”怎么防?如何避免被非法利用?

4月1日至2日,2025中国AI眼镜产业发展大会在江西鹰潭余江召开,吸引了国内外1000多名与会嘉宾参会。前不久火爆出圈的一款智能眼镜吸引了与会嘉宾的目光,智能眼镜的发展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总台记者对这款火出圈的智能眼镜研发人提了五个问题,一起来看↓↓↓

Q1

各类考试难不倒

公考 高考作弊怎么防?

智能眼镜搭载了AI模块,戴上它以后,各学科知识实现秒答,如果佩戴智能眼镜进入考场,可能秒变学霸,如何做到考试的公正呢?

AI眼镜成考试作弊“神器”怎么防?如何避免被非法利用?

某智能眼镜科技公司负责人 祝铭明:通常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技术,它给大家带来有趣和正面的东西的时候,一定会带来想不到的麻烦。可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屏蔽信号或者把功能关掉,总是有办法去解决。

Q2

夜视 透视 或会出现窥视

如何避免被非法利用?

小小镜片不仅能实现显示功能,随着技术持续迭代,未来智能眼镜或许还能探测X光等不可见光。然而,一旦这些功能出现,又该如何防范智能眼镜被非法利用呢?

AI眼镜成考试作弊“神器”怎么防?如何避免被非法利用?

某智能眼镜科技公司负责人 祝铭明:举个例子,假设我们做了一个红外的具备穿透能力的眼镜,一定要把它公示出来,我觉得这个是作为产品制造方能做到的最底线的东西,剩下的就是整个社会法规,各个行业以及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个边界。如果这一个新的技术不会带来困扰和麻烦,或者给我们每个人带来新的思考和挑战,说明这个技术不够优秀或者不够有影响力。

Q3

快速人脸识别

个人信息如何防泄露?

对于一些脸盲的人来说,智能眼镜通过图像采集、识别功能可以快速捕捉人脸信息,从而快速提供相关信息,那么我们普通人的个人信息安全又如何保证呢?

AI眼镜成考试作弊“神器”怎么防?如何避免被非法利用?

某智能眼镜科技公司负责人 祝铭明:现在人脸识别的确是一个比较挑战的问题,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大家,把选择权交给大家。智能眼镜如果打开摄像头,镜边会亮灯,它里面有图像传感器,只光线传感器失灵,摄像头是不让用的。

Q4

视障问题能否解决

未来或将人人戴眼镜?

有视力障碍的人士往往在家中可以采取各种办法来克服视障带来的影响,但是一旦来到一个陌生环境就很难快速适应,智能眼镜广泛应用后,视力障碍能否完全被解决呢?

AI眼镜成考试作弊“神器”怎么防?如何避免被非法利用?

祝铭明称,目前,视障人士复明技术尚不成熟。我们期望通过技术创新弥补他们生活中的不便,这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现在有义肢,未来也许会有电子义眼,已经也有人在做这件事。举个例子,作为盲人出门时,最简单的办法是有人陪伴搀扶。智能眼镜,就旨在充当这个陪伴者。未来能让视障人士真的在机理上恢复,在大脑上直接恢复认知,是脑机接口或者是新的技术要做的事。

Q5

AI+物联网的智联生活

会是啥样?

提出问题就能找到答案,发出指令就能控制物体,AI和物联网的深度融合以后,我们的生活将会有哪些改变呢?

AI眼镜成考试作弊“神器”怎么防?如何避免被非法利用?

祝铭明介绍,给大家举个简单例子,只要坐在原地,直接发出指令,设备就能执行相应动作。比如对着窗帘说“窗帘关起来”,对着灯说“请把这个灯打开”。听起来似乎很科幻,但这项技术已被成功实现。

智能眼镜出现

你的手机可能成为“兜机”

扫码、点餐、导航、助盲、翻译、脱稿……随着智能眼镜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未来你的手机可能从兜里掏出来的机会越来越少,成为名副其实的“兜机”。

某智能眼镜科技公司负责人 祝铭明:从理论上讲,智能眼镜不能取代手机,只不过今天对取代这个词,它不是说就把手机消亡掉了,它不是这个概念。我个人的判断,是在慢慢会让你拿出手机的频率变低了,手机还带在身边,可能它主要用来通信、用来存储,用来做一些比较重要的操作,长文本的东西,长内容的东西,但未来的大部分碎片化的操作,都会在智能眼镜上完成。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九派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xn.cn/article/5924.html

(0)
九派网的头像九派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5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5日

相关推荐

  • 雨幕中的赛道美学!2025重庆长寿湖半程马拉松欢乐开跑

    第1眼TV-华龙网讯 3月16日上午,2025重庆长寿湖半程马拉松在春雨中开跑,来自8个国家的近8000名跑者沿着美丽的环湖赛道,来了一场雨中浪漫跑。 本次比赛吸引近8000跑友参赛。肖福星 摄 本次比赛设置了两大竞技单元,包括21.0975公里半程马拉松和约4公里大众健康跑。 上午9:00,随着发令枪响,选手们如离弦之箭般冲出起跑线。他们从长寿湖广场出发,…

    2025年3月18日
    3700
  • 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新词啥意思?解读来了

    央视新闻讯 “投资于人”、具身智能、瞪羚企业、零基预算……这些“新词”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你了解是什么意思吗?政府工作报告新词解读↓↓

    2025年3月7日
    2500
  • 只有雌性也能繁殖!我国科学家首次破译钩盲蛇基因组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动物需要“父母双方”才能繁衍后代,但有一种蛇却是个“例外”——它就是钩盲蛇。全球所有的钩盲蛇都是雌性,无需交配就能独自生下后代! 最近,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团队首次破译了钩盲蛇的基因组,揭开了这场进化奇迹的奥秘,该研究成果于今天(3日)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上发表。 这种体长仅十几厘米、形似蚯蚓的小蛇,就是钩盲蛇,是世界上已知最小的…

    2025年4月3日
    1600
  • 刷新纪录、历史新高、多点开花……清明假期首日出行“火热”

    央视网消息:4月4日,清明假期交通出行迎来客流高峰。 假期第一天,京港澳高速的杜家坎收费站迎来第一波出行高峰。赏花、踏青、祭扫,多种出行需求叠加。早上7时左右,主站进出京双向20多个通道全部开启,小时通行量近11万辆次,较平日增长超10%。 此外,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地区也是热门出行地。为了应对大流量的补能焦虑和突发事故造成的拥堵缓行,2025年,6…

    2025年4月6日
    1600
  • 张文宏,又上热搜了

    橙柿互动综合报道 最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公开讲座中谈及个人退休规划及 对年轻医生的职业发展期望,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广泛讨论。   ▲视频来自小红书用户Reaka LZ 他明确表示将在60岁卸任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职务,65岁停止专家门诊,“我经常在科里跟我们的医生讲,我做到60岁,director(主任)肯定就不做了。等到65岁,我专…

    2025年3月25日
    2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