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如何落地落实 专家呼吁进一步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保障休息休假权益”被列为“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之首。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方案》相关情况时表示,针对反映突出的“加班文化”盛行等重点问题,《方案》专门就保障休息休假权益提出了相关举措。通过强化执行监督来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明确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

这一消息随即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加班文化”痛点缘何一直存在?相关政策出台之后能否真正落地?监管和执法力度能否跟得上?落实劳动者休息休假权还需要完善哪些制度?对于整治“加班文化”,专家呼吁加快相关立法进程,进一步完善法治保障,让劳动者能更好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加班文化”在职场大行其道

“恨不得天天加班,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消费?放假就只想在家里歇一歇。”

“家里汽车倒是刚刚以旧换新了,但双休经常休不成,甚至过年过节都需要加班,根本没时间开车出去玩。”

“我也不想加班,但基础工资那么低,不加班就没有加班费,没有钱怎么去消费?”

……

诸如此类的网友留言在各大网站评论区引起不少“打工族”的共鸣。

当加班成为常态,消费者很难有精力和时间去参与消费活动。有专家分析指出,目前我国消费潜力释放仍有很大空间,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职工休息休假权没有有效落地。长此以往,消费意愿不足,消费潜力自然无法有效释放。

2024年11月,《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公布,法定节假日总量增加2天。今年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释放职工消费潜力,鼓励单位和职工将带薪年休假与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相结合,安排错峰休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各项重点任务之首,明确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这些政策举措的出发点之一,就是扩大消费、推动服务业发展,并满足群众休息休闲需要。

但回到现实中,面对强势的用人单位,明知道加班不对、加班不好、加班不开心,大多数劳动者往往敢怒不敢言,对于不合理的加班也只能选择接受。久而久之,“加班文化”在职场大行其道。

“治理加班现象,绝不能把它单纯地理解为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行为。要在构建生产和消费协调一致发展循环的基础上,理解工资制度和工作时间制度。”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社会法研究所所长娄宇说。

对于如何发挥出各项政策举措的作用,娄宇认为,一方面,在引导途径上,要通过约谈、督促、监察等方式,多管齐下,将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对应的工资收入作为劳动基准制度来执行。另一方面,要将行业集体协商作为辅助,将行业工资指导线和行业工作时间指导线作为主要实施手段,让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工资收入对应起来,发挥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的基础性地位,实现生产和消费协调发展,克服加班过多、收入过少带来的消费不足的问题,促进经济健康良性循环。

多种原因导致“加班文化”盛行

加班就是敬业,不加班或者不愿意加班就是不敬业,企业真的需要员工加班吗?加班真的意味着更高效的工作吗?

“实际上,加班现象背后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因素叠加表现出来的结果。”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天玉分析指出,“加班文化”盛行的首要原因就是基础工资较低,劳动者只能靠加班获得额外的加班费来提高整体劳动收入。还有一个原因是,早些年的人口红利让用人单位长期采取粗放的劳动组织管理和运营方式,并将部分的管理成本转嫁到劳动者身上。由于缺乏精细化的工作流程和合理的运营方式,一项工作任务究竟需要劳动者多长时间干完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也没有科学的考评方式,甚至应该两个人才能干完的工作量分配给一个劳动者,必然导致加班的结果。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加班费的成本比多雇人要低,渐渐就形成了所谓的“加班文化”。

“‘加班文化’不应该被提倡。即便有的劳动者想通过努力表现升职加薪,那也应该通过标准工作时间内的有序竞争来实现,而不是靠加班多来获得努力工作的评价。”王天玉说。

在王天玉看来,遏制“加班文化”、提振消费的关键,就是增加劳动者的收入。

“增加收入不是增加工作时间。”王天玉强调说,一方面,用人单位不能打着增加收入的旗号逼迫劳动者加班。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提高管理水平,在工作时间内对岗位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岗位劳动定额的测算精细化,并以多种用人形态分散用人成本。

加快劳动基准立法呼声渐高

有业内人士认为,“加班文化”盛行,与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高不无关系。

对于加班、休息休假等,我国相关法律都有明确规定。

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根据劳动法,公司发生过度或强制加班违法行为后,员工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劳动者也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投诉,要求查处违法行为,维护自身权益。

但实践中,相较于用人单位,劳动者通常都是相对弱势的一方。维权程序复杂、费时费力,丢了工作还拿不到赔偿……在现实面前,很多劳动者敢怒不敢言。

显然,如何进一步完善法律保障体系,让劳动者能够更好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有关制定劳动基准法的呼声渐高。据悉,目前相关部门正就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此前,曾有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制定劳动基准法的议案。

议案认为,基本劳动标准是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底线,是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建议在整合有关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资等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政策规定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劳动基准法。

目前,我国仅在劳动法中对相关基本劳动标准规范进行了原则性规定,基本劳动标准的各项具体制度主要通过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等方式制定,存在相关规定分散、内容缺失、地域差异大、法律位阶较低等问题,难以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尤其是劳动就业新形态的发展需要。

“劳动基准法具有底线性、法定性、强制性的特点,与劳动合同法以契约自由和劳资自治为基本立法取向相比,劳动基准法可以发挥保障劳动者基本人权、为劳动合同履行提供准据、补充和替代劳动合同未约定的内容的功能。”娄宇建议加快劳动基准法立法进程,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支付、特殊群体保护、职业安全卫生等内容进行明确,通过强制用人单位履行相关法定义务,为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和劳动待遇方面的有力法治保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九派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xn.cn/article/5684.html

(0)
九派网的头像九派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 春晚出圈的机器人被谁买走了?

    都市快报讯 过去一周,你是不是被机器人刷屏了?无论是学校开学还是西湖边遛弯,都能撞见一台台看上去有点滑稽,但仔细感受又觉得一丝丝“恐怖”的机器人。 它们中的大部分是春晚扭秧歌机器人的后辈,同样由宇树科技研发的人形机器人G1.相比春晚的H1.它的个头要小巧很多,可动性和智能化程度更高。从宇树科技放出的最新视频来看,G1已经可以丝滑地跳舞了。 数天前,宇树的京东…

    2025年2月18日
    4800
  • 馆长荐书 | 潘志方:走近人工智能,体验智慧生活新航程

    为充分发挥温州高校阅读联盟平台的纽带作用,营造高校师生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阅读生态氛围,丰富高校师生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书香社会、阅读温州”建设,即日起,温州高校阅读联盟正式启动“书香青春·领读未来”主题活动。活动期间,各在温高校书记、校长、图书馆馆长等将通过镜头推荐书籍,分享阅读感悟,启迪师生心智。“书香青春·领读未来”主题活动之“馆长荐书”第一期,温…

    2025年4月2日
    2100
  • 雷军建议优化新能源车牌颜色 加强AI换脸拟声侵权治理

    小米雷军2025两会建议:优化新能源汽车号牌设计、加快推进自动驾驶量产,加强AI换脸拟声违法侵权重灾区治理。   全国人大代表雷军建议加强治理“AI换脸拟声”,曾被网友合成AI配音恶搞骂人。

    2025年3月5日
    3400
  • 截至2月末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19.93万亿元

    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0007家,管理基金数量143182只,管理基金规模19.93万亿元。 截至2025年2月末,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7893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1916家;私募资产配置类基金管理人6家;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192家。

    2025年4月7日
    2400
  • 太惊人!6G时代普通手机就能够直连卫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6G等未来产业。构建空天地一体的网络覆盖,6G有望解决手机没信号问题,不论你在沙漠、海洋、南北极,都能享受互联网的服务。 一部2个G的高清电影,在6G网络下眨眼就能下载完,这样的快乐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拥有呢?戳视频↑了解一下。

    2025年3月11日
    3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