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研脑机接口植入人脑获得新突破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记者张漫子、侠克)“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北脑一号’成功帮助因渐冻症导致失语的患者重建交流能力。临床实践显示,其单字解码时延小于100毫秒,处于领先水平。”20日在京召开的“北脑一号”人体植入新闻发布会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介绍。

据了解,我国自主研发的“北脑一号”第3例人体植入手术20日在天坛医院成功完成,此前在北大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分别进行了临床试验。目前,3例患者状态良好。这意味着我国自研无线皮层脑机接口植入人脑实现新突破。

把薄如蝉翼的柔性电极贴在患者的硬脑膜上,瘫痪者术后可获得精细运动能力、失语者的心里话可以被“听见”……这样的场景正变为现实。

从技术到产品再到临床,这一技术的突破是科学家、企业、医院、患者共同努力的结果。科学家承担了柔性电极研发、解码算法开发等工作,企业进行了产品测试、技术迭代等工作,医院寻找适配患者,负责临床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并把产品安全、可靠地植入患者体内。患者也需要相当的勇气同意手术、允许电极植入。

“作为人机交互技术,脑机接口是医学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神经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继宗说,我国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增强,部分技术加速进入临床。

脑机接口,是大脑与外界设备沟通交流的“信息高速公路”。“简言之,就是捕捉大脑电信号的微妙变化,解码大脑意图,实现‘意念’控制‘动作’,不动手也能隔空操控机器。”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所长罗敏敏说。

电极,好比脑机接口的“耳朵”,其性能决定着“聆听”脑电信号的数量与质量。“北脑一号”采集信号通道高达128个。信号通道数越多,单位时间内传输信号量越多,同时做到时延越短,脑机解码和控制反应才能越灵敏。

参与3例临床试验的科研工作者表示,探索永在路上,未来还将持续创新,努力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九派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xn.cn/article/5610.html

(0)
九派网的头像九派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2日 上午11:08
下一篇 2025年3月22日 上午11:36

相关推荐

  • 四部门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以来,中央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持续组织开展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标准规范,依法依规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正面典型示范引领,督促指导个人信息处理者不断提升合规水平,取得了积极治理成效。2025年,中央网信办将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进一步深入治理常用服务产品和常见生活场景中…

    2025年3月29日
    2900
  • 七部门:矿山、危化品等高危行业应全员投保 保障额度提高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今天,应急管理部、金融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新修订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投保范围,扩大了保障范围。 《实施办法》明确: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领域单位应当给全体从业人员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不得因用工方式、工作岗位等差别对待,并提高保障额度,将安全生产事故每人死亡伤残责任全国…

    2025年4月3日
    4300
  • 破解给药难题 科研团队研发出器官“创可贴”

    药物在身体里也会“迷路”?传统药物递送就像在陌生城市投递包裹——口服或静脉注射的药物容易在血液里“兜圈子”,不仅难以精准找到病灶,还可能误伤健康器官;大分子药物则易被细胞膜的“安检门”严防死守。 聚焦这一难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科研团队合作,研发出如同“智能创可贴”的电子贴片,实现药物递送“精准导航+超速通关”双重突破。相关成果4月30日在国际…

    2025年5月2日
    1900
  • 2025年研考国家线发布

    相关链接》》》考研今天可以查分了!还有复试攻略 微信公众号截图

    2025年2月25日
    5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