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人均预期寿命是什么

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全国两会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介绍,2024年中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比2023年提高了0.4岁,提前实现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要求。

人均预期寿命指的是什么?其提高有什么意义?各方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应对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人均预期寿命是什么

华中科技大学人口与政策研究所所长石人炳介绍,人均预期寿命是一个假定值,指在某一时期各个年龄段死亡率不变的前提下,这一时期出生的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

“通俗地讲,人均预期寿命是当年的新生儿,按照当年的各个年龄段死亡率生存下去,预计平均能活多少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年龄段的人死亡率会逐步降低,人的实际寿命就会延长。当前我们的人均预期寿命是79岁,但2024年的新生儿实际的平均寿命可能会更长。”石人炳说。

“预期寿命和平均寿命不同。前者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刚出生,按照当前的社会医疗条件、死亡率水平,一生平均能活多少岁,是一个预测值,根据现在的数据估算。”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吴建介绍,如果医疗技术进步使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会相应上升。

在不同性别方面,女性的人均预期寿命普遍比男性的人均预期寿命要长,并且越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这一差距越大。石人炳介绍,造成这种差别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社会保障、科技发展水平、基因等。

“生物学优势方面,雌激素能够保护心血管,女性免疫系统更强;行为差异方面,男性更多吸烟、酗酒、高危作业等;社会角色方面,一些男性不愿表达心理问题,这也使得男性的抑郁症死亡率更高。”吴建解释。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代表了什么

“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地区人口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吴建认为,人均预期寿命代表社会整体健康水平,人均预期寿命越高,说明医疗条件、环境卫生、生活质量越好。计算人均预期寿命可以帮助政府做决策,比如养老金要准备多少年、医院该重点防治哪些疾病等。

雷海潮介绍,在对53个中高收入国家人均预期寿命的统计中,中国排名第四;在G20国家中,中国排在第十;即使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中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仍然超过21个高收入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这说明中国人的优秀传统文化、良好生活方式,对于改善健康所产生的效果是直接的。

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和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海南5个省,上述8个省份的人均预期寿命超过了80岁。“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的潜力是明显的。我们在健康水平改善的同时,也认识到老百姓追求健康改善的愿望越来越强,我们的努力也需要持之以恒。”雷海潮说。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张水军认为,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是我国社会进步与医疗卫生水平提高的结果,体现了国家医保政策与健康中国战略在全民健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也预示着老龄人口的增加。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各方要做好哪些准备

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带来人口结构的变化。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3.1亿人。

如何应对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石人炳认为,长期来看,需要制定并落实好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提高生育水平,从而降低老年人口的比重。“同时,相关部门要提前预测和规划如养老金赤字、护理短缺、老年人就医难等问题,也要加强研发和投入‘人工智能+养老’‘人工智能+就医’等新科技和新模式,解决老年人在陪护、紧急救助、基本生活方面的需求。”石人炳说。

张水军建议,可以通过增设养老机构,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加快人工智能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普及防病知识,使老年人既延年益寿又活得幸福有尊严。

我国在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方面有哪些举措?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介绍,去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对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保障老有所养作出顶层设计。

在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方面,加快健全城乡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在已有的养老服务设施基础上,推进在县区一级健全综合养老服务平台,在乡镇、街道一级健全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村、社区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站点,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形成“一刻钟养老服务圈”。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服务形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大力发展助餐、助医、助洁、助急等上门服务,让老年人享有更好的“家门口”养老服务。按照兜底、普惠、市场分类推进养老机构改革,发展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场型三类养老机构,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少子化等特点,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在弱化,越来越多老年人对社会养老服务提出需求,这就需要推动养老服务向全体老年人拓展。”陆治原说。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九派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xn.cn/article/5408.html

(0)
九派网的头像九派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3日

相关推荐

  • 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气象局发布春节假期旅游气象提示

    春节假期来临,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春节假期旅游气象提示,提醒广大游客关注天气变化,快乐平安出游。 提示说,春节假日期间(1月28日至2月4日),全国大部气象条件总体适宜出游。华南地区、华东南部、华中南部及西南地区南部气候舒适度整体可达到舒适等级。其中,华南南部、云南南部的部分地区可达到“最舒适”等级,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南部、四川南部以及海南避…

    2025年1月28日
    5400
  • 定速巡航失效、刹车失灵……惊魂一小时,交警全程护送隔空救援!

    “我的车定速巡航功能失效了, 刹车也踩不动,怎么办?” 2025年2月1日,凌晨05:11分许,湖北高速交警六支队指挥中心接到一名驾驶人求助,称其打算进枝江服务区休息,可在减速时发现刹车失灵,车辆的定速巡航功能也无法取消,车速一直保持在90km/h。 指挥中心立即调度路面警力,驾驶警车拉起警灯警笛尾随护送,同时协调前方三支队警力接力保障,并在研判路面车流量后…

    2025年2月2日
    6400
  • 渐冻人早期症状(渐冻人早期症状是什么)

    渐冻症是一种慢性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早期症状多种多样,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肌肉力量下降:患者可能会感觉到一侧或两侧手指活动变得不灵活或无力,随后这种症状可能逐渐蔓延至前臂、上臂以及肩部的肌肉群。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双下肢对称性僵硬、力量减弱,行走时步伐呈剪刀状,且容易感到疲劳。这些都是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所引发的症状。 发音困难: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发…

    2025年1月28日
    4200
  • 官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发布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正式发布。在“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主基调中,总台蛇年春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汇聚歌曲、舞蹈、相声、小品、戏曲、武术、魔术等各类型节目,与全球受众共享年味,同庆新春! 1月28日晚8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将在央视综合频道、综艺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国防军事频…

    2025年1月29日
    6800
  • 17282TB,AI发展数据底座,稳!

    今天,数据标注基地先行先试现场会在成都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国七个数据标注基地数据标注规模再创新高。 我国七个数据标注基地分别位于四川成都、辽宁沈阳、安徽合肥、湖南长沙、海南海口、河北保定和山西大同,数据标注总规模达到17282TB,相当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的6倍左右。目前已形成医疗、工业、教育等行业的高质量数据集335个;赋能121个国产人工智…

    2025年3月20日
    2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