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富”是何种境界的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样一组数据: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超过3%,在2025年的预期目标中,同样提到“一升一降”两个指标。

西方经济学里有一条著名“倒U型”曲线叫“库兹涅茨曲线”,后来这条曲线被运用到环保领域。从这条曲线看,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发展水平较低时,经济越是增长,环境越是恶化,当经济水平发展至某一个“拐点”后,环境的污染程度会随着经济增长而减缓。在笔者看来,我们已经找到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将在绿色发展中逐步实现。

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和科学论断。20年来,浙江积极探索“绿就是金”的共富之路。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生态富”是何种境界的富?

人类自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伴随改造自然能力的大幅跃升与人口的爆炸式增长,消耗资源、损害生态成为难以遏制的趋势,不少西方国家的工业文明就建立在牺牲生态的基础上。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地区兴起绿色和平运动,其中一些比较激进的人就把生态危机归咎于发展经济和应用科技,强调自然的利益高于一切,主张人的活动让位于自然。显然,这样的设想具有乌托邦色彩,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因为生态问题是走向现代文明的一道必答题,把生态和发展对立起来是行不通的。

生态好坏与社会富裕程度的高低也可以呈现出正比关系。有研究显示,世界范围内最贫困的人口通常生活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域,贫困和环境问题往往交叉重叠。

事实上,生态富是对富裕极高境界的追求,这种“富”超越了物质财富的线性增长,更注重人的感受和体验,更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有学者就曾指出,在收入水平相同的情况下,置身于生态优美的环境中,会有满满的幸福感。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可以说,生态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构筑共同富裕底色的核心资源禀赋,通过生态这一公共产品的供给来带动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这样的“富”才有成色、有分量。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就讲过:“哪里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合理开发和经营,哪里就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守住了多少绿水青山,就守住了多大的发展潜力。

《之江新语》中写道:“这‘两座山’要作为一种发展理念、一种生态文化,体现到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中……”20多年来,浙江正是以“美丽”为抓手,拉动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系统性变革。在浙江,生态建设不仅仅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板块,而且成为缩小“三大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关键支点。

人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一度让人与自然之间呈对立关系。如何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生存和生态之间找到平衡是一个世界级难题,这个时候需要把政府的作用、制度的作用发挥出来。浙江首创地役权改革,以生态补偿的形式把生产活动和生态保护协调起来。比如在衢州开化,农民履行“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义务,不仅享受了政府给予的补偿,水稻还因为生态好而卖出了高价。人人参与保护,人人享有红利,绿色发展追求共富成为老百姓的自觉和共识。

缩小城乡差距是共富路上的一项繁重任务。绿水青山是连结城市与乡村的一条纽带,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做好生态这篇大文章。正如有学者所言,生态产品的供给往往在乡村,生态产品的需求则主要来自城市,通过市场交易可以促进社会财富在城乡之间流动。这两年,浙江开发不少绿水青山的“周边”,打造了乡村旅游2.0版,比如安吉举办乡村音乐节,让摇滚、民谣、乐器演奏的音浪在乡村“狂飙”;磐安在春节期间推出的迎龙灯、炼火等民俗活动,将节日的氛围拉到“满格”。充满乡村味、文艺味、科技味、民俗味的体验让城市居民心驰神往。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工业化、产业化的支撑,但并不是到处办工业,每个地方的资源禀赋不同,应当是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开发则开发、宜保护则保护。比如浙江不少山区县实施“飞地政策”,去“飞入地”培育工业,把绿水青山“让”出来发展绿色康养等产业;比如以污染整治为抓手,一手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利用传统产业腾退出的新空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绿色生产力彰显共同富裕的底色。

正如有网友指出,吃得上“生态饭”看天分,吃得好“生态饭”见学问。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里,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高质量发展的双重底色,二者越是相辅相成,就越能走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这不仅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因地制宜地刷新观念、创新实践。

换个角度看问题,劣势也能成优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过程中,“资源禀赋决定论”束缚着不少地区的发展思维,将先天条件视作不可逾越的天花板,乃至陷入“等、靠、要”的被动困境。然而,发展绝不只是依赖既有资源,而需善用“优势论”主动创造资源。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以如此眼光看问题,才能在先天劣势中发现潜在优势,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其实,“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自然资源确实匮乏,但这种“先天不足”却迫使浙江绕开传统的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向技术型、创新型经济转型突围。譬如,耕地稀缺,就巧借山地丘陵培育特色农业,带动产业“接二连三”,从“地里刨食”迈向“土里掘金”。

踩好了平衡木,保护和发展也能同频共振。看得见发展优势,更要善于平衡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这看似简单,却并非易事。比如,有的地方为保护绿水青山,“一刀切”地放弃“金山银山”,将两者对立起来。

事实上,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非“零和博弈”,而是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不能为了眼前利益透支未来,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放弃发展机遇。比如,浙江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同时发展绿色制造和数字经济,既守住了生态底线,又打开了发展空间。

处理好“既要又要”的关系,关键是把生态修复与发展进度协调起来,在永续发展中探寻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踩实每一步,让发展节奏始终与生态脉搏同频共振,才能行稳致远。畅通了价值实现路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也能相互转化。当“美丽风景”孕育“美丽经济”的故事在之江大地上不断书写,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之路也能越走越宽。

比如湖州安吉,碳汇交易将竹林吸收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经济收益,再投入竹林保护和扩展中,形成良性循环;又如浙江“两山银行”生态资源交易平台,存入时是山水林田的生态家底,取出时是链式增值的产业红利,反哺时又化作滋养万物的源头活水。

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不仅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对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的深层思考。当生态价值实现路径被打通,“养山富山”的实践就是一本越写越厚的“绿色账”,不仅让生态底色更加靓丽,更令发展“含金量”与生态“含绿量”相得益彰。

“生态富”是“高境界”的富。执此“青绿”,共同富裕的成色将会更加动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九派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xn.cn/article/5358.html

(0)
九派网的头像九派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9日

相关推荐

  • 打造“田间实验室” 海南科技小院破解热带水果种植难题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科技小院扎根农村助农惠农”。 春耕期间,记者在海南采访时发现,科技小院正在发挥人才技术优势,解决当地热带水果的种植技术难题。 在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尖峰镇的万亩燕窝果种植基地里,科技小院的农技人员正与肥料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起,进行燕窝果弱苗的肥料对比实验。2021年,燕窝果引种到乐东地区后,由于缺乏种植经验和科学施肥体系,未成熟的…

    2025年4月10日
    1100
  • 数读2024丨10组数据 看我国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的着力点。2024年,各方面都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动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促进科技的创造力向社会的生产力转化,我国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让我们通过10组数据,看我国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2025年1月21日
    6600
  • 番茄红素有副作用吗(番茄红素的坏处)

    番茄红素属于自然界中的一类色素成分,它伴随着一系列潜在的副作用,包括色彩效应、药物依赖性风险、过敏性反应、消化系统紊乱及肝脏压力等。 1、色彩效应:过量摄入番茄红素时,其色素特性可能导致尿液颜色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尿液呈现红色,这一现象需引起注意。 2、药物依赖性风险:长时间持续使用番茄红素,有可能促使用户对其形成心理上的依赖状态。 3、过敏性反应:对于那些…

    2025年1月28日
    6100
  •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创新 消费新场景推动旅游经济新增长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数字科技打造的沉浸式空间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旅游形式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个清明假期,各地在文博场馆、景区、街区等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推出一批沉浸式文旅消费新场景。 在泰山有1600余处历代留下来的珍贵石刻,这些承载着中华文明密码的瑰宝正以数字藏品的形式走进大众生活。这是泰山景区首次推出的四款数字藏品,分别是“五岳独尊”“风…

    2025年4月6日
    1700
  • “扩大开放,让家乡与世界更近了”(侨界心语)

    读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内容,我们海外侨胞回到中国创业投资的信心更足了。我在巴西见证了中巴各领域交流合作,如今,中巴关系开启下一个“黄金50年”,两国在绿色能源、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近年来,中国推出一系列为侨服务新举措,如简化跨境投资手续、支持侨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等。作为旅巴侨胞,我们将积极为中巴经贸合作、文明互鉴、…

    2025年3月8日
    2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