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丨机场+博物馆,加出了什么?

赶飞机之前,下飞机之后,你想不想在西安机场T5航站楼里和历史来一场邂逅?最近“西安把博物馆建到了机场里”的话题引发了热议。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博物馆?又会展出哪些展品?在文化产业持续升温的今天,又靠什么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进而更好地激活消费潜力?

机场博物馆的创意是因建设过程中发现古墓群而萌生,还是早有规划?

西部机场博物馆项目负责人 陈瑶:这个构想经历了从概念到落地的探索过程。2016年机场三期规划时,便提出“人文机场”板块,旨在依托西安丰厚的资源打造特色项目。2021年2月,“西安机场工地秒变考古现场”的新闻引发热议,大量民众留言呼吁建设博物馆。我们将其纳入研究课题,经过了四年的努力,最终在机场内展示出土文物,供旅客参观。

博物馆对温湿度、安防等要求极高,机场如何保障文物安全?

西部机场博物馆项目负责人 陈瑶:我们邀请专家团队制定多层级防护方案。比如,结合机场半封闭环境与实名预约制,博物馆外围采用防爆设施,配备红外线设施;独立展柜内还设置温湿计的监控仪,并与省考古院建立定期巡展机制,确保文物安全。

如何评价“机场+博物馆”模式?其经验能否推广至其他城市?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当代的机场已经不完全是一个飞机起降停泊的地方,也不完全是一个游客进出港的地方,它还是一个综合性的旅游消费场景和新型的文化空间。从博物馆的角度来说,机场有最为现实、最为基础的客流量,可以让博物馆文化传播有受众市场。全国很多地方都可以这样操作,各地无需局限于本地出土文物,可结合特展、非遗等资源进行“机场+博物馆”的探索。

如何以文博热推动消费升级?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首先要找到一些地方文化类的博物馆的特色,比如雅安的茶马古道、宁夏的青铜器,石家庄正定机场不远的地方就有河北省博物馆的中山山器,这些都是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希望这些文化博物馆可以丰富这些小机场城市和枢纽机场城市的文化底蕴,增加旅游形象的文化内涵。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对这些场景进行专题推广,让更多的旅行商、旅游推广部门及推广机构参与到“文博+机场”的项目中。

机场博物馆是否启示“让文物靠近人群”的新路径?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过去说旅游,更多是向高水平的需求引导高质量的供给。但反过来想,高质量的供给也会带来更多高水平的需求。随着大众旅游市场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特别是入境旅游市场进入一个超预期恢复发展的新时期,更多的游客不仅需要看传统的山山水水,更多的是要体验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的承载空间就是博物馆,所以希望更多的博物馆能够主动走进旅游的场景和文化的空间,主动和旅游市场进行对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九派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xn.cn/article/5052.html

(0)
九派网的头像九派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6日

相关推荐

  • 人潮汹涌、锣鼓喧天!高明龙狮巡游火热开锣

    “里三层外三层,赶早入场‘霸头位’。” 1月31日农历大年初三,“蛇舞新春 福气临门”2025年高明区龙狮武术新春大巡游盛大举行。由龙狮队伍、特色方阵组成的4支巡游队伍浩荡出发,沿着城市文旅地标热闹出巡,为群众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化展演。 佛山是全国武术之乡,在春节期间举办“龙狮巡游”是一项延续数十年的传统民俗活动。今年,高明巡游队伍不断壮大,围绕迎福、添…

    2025年2月7日
    4700
  • 国铁集团:4月1日起 60岁以上旅客乘车享票面金额15倍积分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记者今天从国铁集团获悉,4月1日起,在现行“铁路畅行”常旅客会员服务基础上,对年满60周岁老年旅客购票乘车实行更大幅度的积分优惠,积分可以兑换火车票。 新规明确,4月1日起,年满60周岁的常旅客会员乘坐旅客列车时将获得票面金额15倍的积分,也就是说,花费1000元乘坐火车,可获赠1.5万积分,兑换火车票时可抵150元使用。相当于普通常旅客会员…

    2025年3月18日
    3100
  • 南方将开启“阴雨连连看”模式,北方这些地方迎降雪

    中国天气网讯 南方的小伙伴们,准备好迎接你们的“湿”和远方了吗?本周,南方天气将开启“阴雨连连看”模式。在冷空气和阴雨的共同压制下,南方多地气温在波动中下行,湿冷感显现。同时,明天夜间起,北方这些地方或将会迎来降雪。 2月以来,大家感觉降水是多还是少呢?从这张几乎一片红彤彤的图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不过,本周南方的降水似乎打通了“任督二…

    2025年2月18日
    6000
  • 新闻1+1丨“暖冬”里的“寒潮”,如何应对?

    1月23日起,新年的首场“寒潮”开始发力,伴随着不少地方气温“断崖式”下降,今天,雨雪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进入到最强时段。当“寒潮”遇到春运,而且还正赶上返程的高峰期,该如何应对?“寒潮”到来前,全国大部分地区正在经历着一个气温偏高的冬季,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快速的天气转换?接下来的天气趋势又将是怎样的? 春运出行,怎样规划行程? 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工程师 李国…

    2025年1月25日
    5500
  • 小年有哪些习俗?南北方小年为何相差一天?

    1月22日,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北方传统的小年,而南方传统的小年则在腊月二十四。小年到,甲辰龙年即将别去,乙巳蛇年日渐临近,天南海北的人们都在高高兴兴迎新春。 民间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谓之“小年”,源于人们十分在意“过年”的心态。那么,何为“年”? 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年的形成,来源于古人对季节、收成、天象、历法的认识,这是我国农耕文明…

    2025年1月22日
    5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