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年近六旬的张建力和妻子周华枝是湖南常德市武陵区丹洲乡的普通农民,以卖菜为生。25年前,他们收养了1名弃婴取名张琴。张琴在3岁时检查出患有先天性类风湿和心脏病,当时医生说这病没法治疗,几乎是绝症。从9岁开始张琴就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张建力夫妻照顾。

2021年张建力夫妻俩听说北京有医院能够用置换关节的办法让张琴站起来。夫妻俩毅然向亲属借钱为张琴治病。去年,在经过4次大手术之后,张琴现在已经恢复到能够自己吃饭,自己走路,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对张琴而言,这是生命的奇迹。但是这奇迹的背后是她的养父母张建力夫妻俩25年的坚持和努力。

养父母25年不离不弃 为重病养女治病

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这位更换了全身主要关节的女孩叫张琴,今年25岁,因为她的病情危重,出院后医生经常和她保持联系。

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从2021年开始,张琴先后更换了双髋关节双膝关节还有一个肘关节,她的养父养母希望手术能改变张琴瘫痪在床的命运,使她能够站起来,独立行走。现在,这一切终于实现了。

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张琴的养父张建力和养母周华枝每天6点起床,他们要赶早择菜洗菜,只有新鲜的菜才能在20公里外的集市上卖个好价钱。

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现在,卖菜的收入是这个低保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为了照顾瘫痪的张琴,曾经是大厨的张建力已经多年不工作了。他几乎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厨师。

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这些年来,一家人还住在1985年修建的老平房里,用的都是亲戚淘汰的旧家具。

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张琴:我爸妈确实挺辛苦,每天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有点好吃的都先紧着我。

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夫妻俩这样节俭其实是为了给张琴看病。2021年当他们知道北京的医院能够为张琴手术之后,他们不仅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还向亲戚借了钱赶赴北京。

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张建力:接近50万,还好赶上报销高比例,我们家人不是有低保吗,凑一点钱,到亲戚那里凑一点钱。

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张琴:他们的意思就是说,咱不求那种能恢复到和正常人一样,能自理都行,怕他们老了就没有人照顾我,就是希望我能自理。

闯过一关又一关

全家上阵直面“病魔”

从9岁完全瘫痪在床,到能够独立行走,对张琴来说“站起来,独立行走”是她内心最强烈的梦想,最执着的渴望。但是要完成这个愿望,她要闯过一个又一个的关卡。

而张琴的养父母张建力夫妻就是那个陪着张琴闯关的人,其中最令人动容的就是从2021年到2024年,他们不仅拿出了自己家的全部积蓄还向亲戚借钱凑够医药费,支持张琴做了4次置换关节的大手术。

张建力夫妻俩跟张琴的缘分是从25年前的一个早上开始的,那天张建力在路边捡到了1名女婴。那时夫妻俩还没有孩子,商量后他们决定收养这个孩子,取名叫张琴。张琴3岁时出现持续高烧,医生说这病无法医治。

亲友们劝张建力夫妻把张琴送到福利院,但是夫妻俩却迟迟下不了这个狠心。

张建力:我说还是不能送人,因为毕竟我们还是感情深,张琴的心思比较好,她吃什么东西就想着爸爸妈妈你们先吃。

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周华枝:捡了回来也是条命,是个石头都化了,更不说是个孩子,那不丢。

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夫妻俩把张琴留在家里,视如己出。9岁时,张琴因病情导致全身瘫痪,从那时起,小到睡觉翻身,大到衣食住行,张琴是在养父养母的悉心照顾中长大的。

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张建力:瘫痪了14年,我都没有休息好,每天晚上挠痒翻身7次到8次,每次都是,天天如此。

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小学毕业后,张琴因为身体原因无法上学。后来,张琴的舅舅送给她一台电脑,这为张琴打开一扇窗。她通过网络了解到了很多医疗信息,更换人工关节手术可以使她这样的病人站起来。

张琴她了解到北京的医院可以做这种手术。而在更换了双髋关节双膝关节之后,她就可以走路了。这激发了张琴对拥有健康人生的强烈渴望。

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这三十多万的手术费用,对于张建力这个卖菜为生的低保家庭无疑是天文数字。张建力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又和亲戚们借钱。

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张琴:就是我妈那边亲戚一人5万块钱,政府也给补贴一点,然后就这么东凑西凑。

2021年4月,张建力和张琴到北京做手术。张琴多年瘫痪在床,她的骨骼细而且骨质疏松严重。双髋双膝同时置换关节,手术的风险不言而喻。但是看到张琴坚定的眼神,张建力还是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了字。

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张建力:医生就跟我说,你这个小孩做手术危险很大,我就心里想,你不做也不行,但是我就闯一下试一下,但是你不做的话,回来之后还是个残疾人。

手术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这期间张建力一步都没有离开手术室门外。好在手术一切顺利,就在张琴手术成功,一家人满心欢喜回到老家的时候,命运又给了这家人当头一棒。

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周华枝:一下车我和她爸爸两个人抬一下,大腿就断了。

张琴大腿骨骨折。这一下一家人的心都凉透了。张琴想放弃,但是张建力不肯。继续去北京治疗,家里连路费都没有,而不治疗,之前所有的努力就化成了泡影。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乡里的一个电话给了他们希望。

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张琴:我们去之前问的说是报销50%,手术回来后报销了90%。

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张建力决定马上带张琴飞到北京治疗骨折。张琴用手机记录了这次求医之旅,从常德到北京,父亲就是这样一路抱着她,一直把她抱到北京的医院。这次骨折说明张琴的骨骼脆弱不堪,但是张建力继续治疗下去的决心却依然坚定。

全家期望和病魔“最后一战”

张琴在北京的医院治好了骨折之后,又做了右侧手肘关节的置换手术。这个手术成功使得张琴可以自己吃饭了。这对张琴而言,又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为了让已经瘫痪16年的张琴恢复腿的行动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张建力想了很多土办法。他做了一个架子,用腰带绑着张琴以防摔倒。而张琴也像学步的婴儿一样,一步一步开始学习走路。

可以说这一路走来,一家人披荆斩棘经历绝望又重燃希望,互相搀扶着完成了每一次生命“大考”。

张建力:开始站都站不了,扶都扶不稳,我最后把她一扶起来绑了之后,第二天第三天,一步一步地往前站起来了。

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表姐 周艳萍:慢慢恢复能站起来,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之后,我就觉得她脸上的笑容都多了一点,因为她的梦想一直是能够自理,生活能自理。

现在张琴在电脑上找到了一份网店客服的工作。

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张琴:一个月你要上20天,每天固定8小时(上班),就有一千多元钱。

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张建力在家里干起了老本行厨师,他做扣肉卖给乡亲们赚点钱。张琴给爸爸的扣肉制作了贴纸,希望能有更多的乡亲购买扣肉。现在他们一家三口都想着努力多赚一点钱。因为今年8月份,张琴还要做最后一次,颈椎关节的置换手术。

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颈椎手术的风险巨大,但是张琴和父亲已经下定了决心。为了更美好的生活,他们要最后一搏。自从张琴瘫痪以来,一家人都没有一张正式的全家福合影,春节前,张建力说一家人要好好照一张全家福。

遇见你丨25年不离不弃 养父母为瘫痪女孩“撑”起站立人生

烟花升空繁星点点,欢声笑语暖意浓浓。这个平凡而坚韧的家庭迎来了新的一年。

超越血缘的亲情

温暖人心的真情

寒来暑往,张建力夫妻俩用25载光阴书写了一份震撼人心的大爱篇章。他们或许不懂得许多高尚的大道理,却用最质朴的善良和无私的爱化作了张琴重获新生的土壤,呵护她一点点破土生长。从没办法到有希望再到站起来,是父亲张建力治不了也要治的坚持,是母亲周华枝“别害怕有我在”的鼓励,这些都让绝境中的张琴有了浴火重生的底气。这份超越血缘的亲情温暖了漫漫寒冬,也触动了你我最敏感的心弦。

岁末年初,张琴和父母一起走过了凛冽的冬日,如今正迎来充满希望的新春。虽然一路坎坷,但他们并不孤独,更不是一家人独自前行。舅舅的帮助、表姐的陪伴、政府的支持,每一个身边的人都在默默为张琴注入生命的养分。现在的张琴有了灿烂的笑容和对未来的憧憬。如果说张建力夫妻是张琴人生的避风港,那么来自四面八方的善意就是托举张琴成长的阶梯。这也是对“不抛弃、不放弃”的人间大爱最美好的诠释。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九派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xn.cn/article/4765.html

(0)
九派网的头像九派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14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4日

相关推荐

  • 中国春节文化魅力闪耀东京

    中国日报2月2日电 1月31日至2月2日,正值春节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新春佳节,由株式会社中国电视、中国驻东京旅游办事处等多家机构共同举办的“2025上野熊猫春节祭”在日本东京上野公园盛大举行。 作为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以及中华文明的重要精神标识,春节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文化意义。此次举办“春节祭”活动…

    2025年2月4日
    6400
  • 突发爆炸!男孩右眼几乎失明,手部截肢!在家千万别这样做

    近日 广州市荔湾区一小区 突然传出爆炸声 据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 事故由一15岁男孩 在家中做实验引发 4月8日 受伤男孩的父亲黄先生称 孩子双眼受伤严重、手部截肢 后续还需要进行多项手术 据黄先生介绍,孩子眼睛周围的皮肤“都没有了”,“右边眼睛看不到了,左边眼睛还有点功能”,后续需要进行植皮、移植角膜等手术,此外孩子手部进行了截肢,后续需要安装假肢…

    2025年4月13日
    1200
  • 投身航空工业六十余载,他说”要抓紧时间多作贡献“

    图①:张彦仲(左二)在向科研人员了解试验进展。图②:张彦仲近照。以上图片均为本报记者伊霄摄 2017年5月5日,C919首飞现场,张彦仲与C919合影。受访者供图 人物小传 张彦仲,1940年3月生,陕西三原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主任、国家“两机”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主任、大飞机自主工程总设计师。主持研究制定了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

    2025年2月28日
    3100
  • 李谷一回应缺席春晚:对不起大家

    1月22日晚,央视春晚成功完成了第四轮彩排工作。众多网友纷纷询问,今年是否能在春晚舞台上再次见到李谷一老师演唱那首经典的《难忘今宵》?据湖南交通频道最新消息,今年,李谷一老师将再次与《难忘今宵》失之交臂。 李谷一就缺席春晚向观众致以歉意,她表示:“由于身体状况不佳,无法参加春晚,实在抱歉让大家失望了!” 据悉,1983年,李谷一受邀出…

    2025年1月28日
    5400
  • 大美湿地入画来——解锁新疆湿地生态密码

    【“两山”理念的新疆实践】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离海最远的地方”。在这片广袤地域,虽无海韵,却得水魂——422.16万公顷湿地(不含兵团)如散落大地的生态明珠,以全国第五的体量,在干旱区书写着水韵华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把湿地保护发展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不断在湿地科学保护、系统修复、有效利用等方面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生态…

    2025年2月20日
    4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