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春节假期“红红火火” 消费市场“热气腾腾”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春节是传统节日,也是消费旺季。今年春节假期增至8天,而且除夕也纳入了法定节假日,为扩大消费带来了新机遇。这个春节,不仅餐饮、文旅等传统消费活力旺,新消费也亮点纷呈,购新补贴等促消费政策更为市场“加了一把火”。节日市场展现了一个红红火火的开年新局,折射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超23亿人次出行、电影票房突破95亿元、餐饮消费迎来高峰……从北国雪乡到南海之滨,从都市热门商圈到县城的街头巷尾,处处是升腾的烟火气。2025年的春节假期,不仅年味十足,消费市场更呈现出浓浓暖意和诸多新意。

商务部研究院现代供应链研究所所长林梦:“我们升级商品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创新消费场景,这样一些方面进一步提升整个消费环境的打造,这样一些实实在在的政策有力助推了春节这样一个传统消费旺季的消费实实在在增长。”

在海上,中国首艘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身披“闪耀中国红”的涂装,展开蛇年新春主题航次,精心设计的娱乐项目打造出海上的中国年味。

在北京,首次举办的新春科技庙会上,7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在商场内打造100多处AI及机器人互动场景。

今年春节,很多传统照相馆的门店,推出了蛇年新春全家福定制化套餐,从妆造、服饰、道具、修图、相册制作提供个性化一条龙服务。此外,专业摄影师上门拍摄全家福也成为一项热门服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黄卫挺:“春节消费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呈现,我们看到了很多新消费增长点的爆发,更加多元的消费需求,它背后其实有一个支撑,那就是中国幅员辽阔的国情特征和我们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规模效应,它能够为多元化消费需求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场景。”

2024年12月,春节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随着春节申遗成功,“年味游”成为这个春节的出游主流选择,不少消费者以更传统、更原汁原味的方式来迎接新春。

2024年以来,山西文旅热度持续升温,古建筑景点和博物馆也成为这个春节最热门的打卡地。在晋祠博物馆,游客们不再是像往常一样旁观舞龙表演,而是亲自上手参与体验,与传统非遗项目亲密接触。

今年春节文旅市场人气旺盛。出行平台数据显示,春节假期“非遗”搜索量同比上涨212%,“非遗体验”搜索量上涨387%,“非遗手工”搜索量上涨790%,传统非遗体验深受年轻游客喜爱,近四成非遗搜索者为“00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春节,包括深中通道、沪苏湖高铁在内一批新修建的交通要道迎来开通后的首个春运。城市间距离的拉近,让双向互动的跨城消费别样红火。出行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有近七成的旅客选择跨城出游,比去年春节增加一倍。

黄卫挺:“以春节旅游消费市场为例,我们看到它已经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了,更多的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式的,除了原来关注比较多的,比如南北之间大流动的旅游之外,以交通大动脉、城市群为载体的周边城市微旅行、微度假,今年是一个热点。”

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及“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带动下,入境游也成为今年春节消费市场一大亮点。北京、上海以及大湾区等主要入境口岸迎来海外客流高峰,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到中国过春节的外国人同比增长了1.5倍。

免签新政下,跨省游、深度游成为外国人在中国旅游的新趋势。数据显示,2024年来自海外的乡村旅游订单量较上一年提升了71%。仅今年1月以来,到乌镇景区游览的国外游客就达到1.5万人次,是去年同期的三倍。

在湖南张家界景区,为了进一步提升境外客人的游览感受,去年以来,张家界景区进一步优化境外游人支付方式,游客在景区购票购物均可直接刷卡支付,同时景区还引进了更符合外国游人口味的餐饮机构,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餐饮服务。

林梦:“一系列综合性政策,使得消费者包括外国消费者在华旅游能感受到我们着力在打造全球旅游、全球友好、全龄友好的消费环境、旅游环境,也着力推进了我们国家旅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水平。”

2025年的春节,人头攒动的除了热门景点和商圈,还有电影院。今年春节档集结了六部国产影片,涵盖神话、战争、喜剧、悬疑等多元类型。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5年春节档票房为95.10亿元,观影人次为1.87亿,同比分别增长18.64%和14.68%。不断上新的电影技术和不断更新的观影环境,让看电影成为一种享受。

2025年春节期间,全国多个城市推出了电影消费补贴政策。例如,广东、北京、江苏分别发放3800万元、3300万元、2500万元的电影消费券惠及观众,提升观影体验。此外,“跟着电影品美食”“跟着电影去旅游”等活动持续火热,充分促进了消费的互相带动。春节档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中满满的殷商文化元素,让古都安阳再度“火出圈”。当地各景区充分挖掘商文化特色,将殷商元素融入市集、演出、展览等文旅项目,让游客在游玩之中沉浸式体验充满魅力的商文明。

今年春节前,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扩围,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购新补贴政策在全国实施。这也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第一次“遇到”春节假期,政策加力之下,不少家电数码卖场掀起了“焕新”潮,进一步释放春节消费活力。手机数码产品以及家电产品成为热门的新型年货。

根据政策,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单价不超过6000元的,按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企业优惠和联动品牌推出额外的折扣,使得消费者的购买力得到了充分释放。

这个春节,不仅数码产品卖得红红火火,家电市场也迎来了开门红。今年的新政策将净水器、洗碗机等产品纳入到补贴范围,商务部等6部门还在春节假期前出台2025年家装厨卫“焕新”政策。零售平台数据显示,不仅在一线城市,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家庭选择在春节换新,相关“以旧换新”订单整体同比增长超100%。

黄卫挺:“从政策设计角度,坚持了以消费者至上,以老百姓需求为出发点的理念,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地方支持力度、商家三者叠加,真金白银对老百姓来说也是非常可观的。老百姓的消费品‘以旧换新’去购买的时候,程序也好,在网上操作的便捷程度也好,都有极大提升,总体效果是让老百姓既知道有这么一个优惠政策,又能够更便捷地去享受到这么一个优惠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确定2025年重点任务时,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在首位。提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强调要“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新年伊始的消费热潮只是一个开端,随着今年各项政策持续发力,2025年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力度和效果更加值得期待。

林梦:“2025年扩大消费,一定是我们推进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稳定器和助推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消费牵引,消费发挥更加明显的基础性和引导性的作用。通过消费牵引和引导来找准投资方向,引导投资的效率更加提升,达到中央在部署的时候提出的统筹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支撑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力量的作用。”

人间烟火处,年味浓郁时。在衣食住行中,可以窥见中国经济的蓬勃生机与活力。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时刻,更是展望未来的起点。消费市场的繁荣景象证明,伴随消费需求的提质升级,新型消费业态逐渐盛行。实现消费需求扩量增质、消费场景多元化,无疑有助于更好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而稳定市场预期,推动国民经济循环健康有序运转。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九派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xn.cn/article/4573.html

(0)
九派网的头像九派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7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7日

相关推荐

  • 2000万粉丝小网红瑶一瑶被绊倒大哭,网友吵起来了,母亲紧急回应摆拍质疑

    2月13日晚,话题词“两千万粉丝小网红母亲回应摆拍质疑”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近日,拥有2000多万粉丝的4岁小网红@Y瑶一瑶小肉包发布一则视频,画面显示,小女孩在路上蹦蹦跳跳地走着,被旁边的小男孩突然用脚绊倒,致其摔倒并大哭。 有网友评论“小男孩类似这样开玩笑已经好多次,这样的行为太危险”,其母亲在账号评论区回复“上次这样没拍到,说让这个轻轻地弄,但是…

    2025年2月14日
    6700
  • 偏暖不会持续太久 新一股冷空气即将影响中东部地区

    中央气象台发布最新天气预报显示,今明两天,北方气温继续回升,最高气温10度线将向北抵达河北北部一带。到了后天,南方大部气温也将明显回升,最高气温将普遍超过15度。但毕竟还是2月,偏暖的状态不会持续太久,新一股冷空气即将影响中东部地区。 明天起就将有新一股冷空气赶到,之后中东部气温将自北向南再度下滑,气温起起落落,一定要注意及时调整着装。 冷暖气流频繁交汇,南…

    2025年2月15日
    5700
  • “新”意盎然,“进”而有为——我国外贸加快打造竞争新优势

    新华社讯 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也是观察经济活力的“晴雨表”。 当前,国际风云变幻,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作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中国外贸如何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中打造新优势、闯出新天地、展现新作为? 新春过后,记者赴浙江、江苏、广东、重庆等地走访调研,深入车间厂房、产业园区、边境口岸等一线,跟随企业向“新”求“进”的步…

    2025年2月20日
    4300
  • 新闻1+1丨整治违规异地涉企执法 如何做到“刀刃向内”

    从3月25日到28日,连续四天,公安部、最高检、司法部、最高法,相继动员部署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都重点提到要整治违规异地涉企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同时强调专项行动要刀刃向内、动真碰硬。 司法合力,如何让专项行动落地有效?又能否震慑和遏制涉企执法中的趋利冲动?《新闻1+1》连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带来分析解读。 异地执法程序为何会走样?如何加强监督治理…

    2025年3月29日
    2600
  • 花粉过敏高发季来了!专家:提前2到4周开始用药预防

    在国家卫健委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专家介绍,春天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很多人会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这些症状多数是由于花粉过敏导致的,如何预防及治疗呢? 专家表示,春季引起过敏的主要是松树、杨树等风媒花的花粉。对于明确的花粉过敏患者,提前预防比治疗更有效,要提前做好药物预防、避免接触过敏原等应对措施。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马艳良:比如过敏性鼻…

    2025年2月19日
    5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