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业绩集体承压 光伏龙头频现严重亏损

在供需错配的影响下,2024年国内光伏行业遭遇冲击,产业链迎来利润低点。

截至1月20日,隆基绿能(601012.SH)、通威股份(600438.SH)、晶科能源(688223.SH)、大全能源(688303.SH)、特变电工(600089.SH)、双良节能(600481.SH)等24家A股光伏企业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整体亏损超过242亿元,仅有6家公司实现盈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绝大多数光伏龙头业绩承压,且不少公司陷入巨亏。这其中,隆基绿能、通威股份、东方日升(300118.SZ)、大全能源、弘元绿能(603185.SH)等公司预计2024年度亏损金额均超过25亿元。

“量升价跌”是光伏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一体化龙头企业,陷入了“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境地。尽管自2024年第四季度,国内光伏产业已经充分意识到供需严重错配所带来的“恶果”,并通过一系列自律措施,来促使产业回归理性竞争。但“船大难掉头”,过度竞争所引发的蝴蝶效应,短时间内在产业内难以消除。

不过,业内也是较为积极地看好产业链价格回升。晶科能源在业绩预告中展望2025年产业运行时称:“在行业自发性调整下,产业链价格已出现企稳信号,行业供需关系有望加速再平衡。”

四季度业绩集体承压 光伏龙头频现严重亏损

四季度均遭“重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24年第四季度,光伏龙头集体遭遇重击。

一方面,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导致主营业务盈利承压;另一方面,存货或者固定资产减值计提,则是不少光伏公司在第四季度利润一次性“亏没”的主要原因。以晶科能源为例,该公司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80亿元至1.20亿元,是一体化光伏龙头企业之中为数不多实现盈利的公司。但实际上在2024年前三季度,晶科能源还拥有12.1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这意味着,在第四季度,该公司亏损约10.95亿元至11.35亿元。并且,从扣非净利润的数据上看,晶科能源则在2024年亏损7.50亿元至10.50亿元。

“面对低价订单造成的毛利率下降以及落后产能淘汰、火灾事故等因素影响,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性业绩出现同比较大下降。”晶科能源称。

另外两家光伏一体化巨头企业隆基绿能、通威股份2024年度亏损金额居前,分别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亿元至-82亿元、-75亿元至-70亿元。隆基绿能在业绩预告中表示:“技术迭代导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加,参股硅料企业投资收益产生亏损,导致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而在通威股份的公告中,“资产减值”亦被提及——全年长期资产减值报废约10亿元,是致使公司亏损的一大原因。

硅料,是过去两年(注:2024年之前)光伏产业最赚钱的环节。但由于2024年价格大幅下跌——整个硅料环节价跌幅度约40%、成交均价整体低于现金成本——硅料企业普遍净利润为负。除了通威股份外,大全能源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亿元至-26亿元,新特能源(01799.HK)则预计亏损38亿元至41亿元。相较于前三季度,大全能源、新特能源的亏损金额在第四季度扩大,单季度最大亏损预计均超过2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业内分析认为,硅料企业在第四季度亏损扩大的另一原因,在于降负荷生产后全成本的上升。例如,中金公司在分析大全能源的业绩预告时便指出:“考虑进一步调降开工率带来的全成本上升,我们判断四季度公司硅料单位经营性亏损进一步环比扩大。”

周期底部真的来了?

目前已经公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的A股光伏公司,涉及硅料、硅片、组件以及辅材等环节。然而,产业链主要制造环节亏损性运营,是2024年国内光伏行业不得不面临的残酷事实。除去一体化企业以及硅料企业外,硅片环节也是亏损“重灾区”。

2024年度,硅片价格整体下跌近45%,高库存之下,硅片公司存货跌价准备大幅上升。例如,近些年来在硅片环节重点投入的弘元绿能、双良节能以及京运通(601908.SH),在2024年都出现了超过15亿元的亏损。这其中,双良节能、京运通分别预计亏损16.80亿元至19.80亿元、亏损16.80亿元至24.50亿元。弘元绿能在其中的亏损金额最高,预计净利润为-27亿元至-25亿元。不过,该公司虽然从光伏切片设备行业起家,但目前已经覆盖工业硅、高纯晶硅、单晶硅片、高效电池和组件等,构建一体化模式。

那么,当前产业链价格是否触底,2025年行业能否回血?

2024年底,各大券商机构所发布的2025年光伏产业策略研报时,几乎都会提及“周期底部特征已现”或者类似观点。

“本轮光伏产业周期运行至今已有4年时间,周期的下行阶段至今已持续了5个季度。”财信证券所预计的本轮景气周期见底的指标依次为:产品价格、企业盈利、稼动(库存)、产能建设。该机构观察到,目前产品价格和企业盈利达到历史低位,产品累库,产能建设已见放缓。

国联证券则认为,在政策加持下,2025年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迎来底部反转,带动新技术资本开支。

“供给端是行业目前的核心矛盾,当前龙头企业资金储备相对充裕,但二三线企业的现金流失速度较快,行业在未来2至3个季度内会看到部分尾部企业被市场化地出清。”中金公司分析认为,中短期看,此轮行业盈利能力下滑叠加了需求快速增长、技术迭代、融资支持等多重因素,2025年第二季度行业价格有望逐渐回升。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九派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xn.cn/article/4062.html

(0)
九派网的头像九派网
上一篇 2025年1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1月21日

相关推荐

  • 25股拉响被“*ST”警报

    近期,A股业绩预告井喷,与此同时,多家上市公司披露称公司股票恐被“*ST”。具体来看,仅1月20日晚间,就有国新文化(600636)等7股宣布了相关消息,多股股价也因之受到重创,其中国新文化、川大智胜1月21日“一”字跌停。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伴随着前述7股拉响“*ST”预警,截至1月21日,已有25家上市公司称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5…

    2025年1月22日
    7900
  • 海通证券,告别A股!

    600837,海通证券告别A股,收盘价定格在10.41元/股。 2025年2月5日,A股市场蛇年的首个交易日,海通证券结束了其在A股市场长达17年6个月的征程。 2月5日收盘后,海通证券公告,2月6日为A股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申报日。公司本次A股现金选择权行权价格为9.28元/股,成功申报现金选择权的A股异议股东将以9.28元/股的行权价格获得现金对价。 与9…

    2025年2月6日
    6500
  • 买爆了!大资金,抄底!

    南向资金,疯狂抄底港股! 4月3日,在港股大幅调整的过程中,南向资金疯狂抄底。截至当日收盘,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达到287.9亿港元,为历史单日净买入第二高,仅次于3月10日创下的296亿港元最高净买入纪录。 从盘面来看,港股市场各大指数基本呈现出低开高走的态势。市场全天成交额为2894.92亿港元,较4月2日放量超700亿港元。有券商指出,近期港股市场承压较多…

    2025年4月4日
    6400
  • 利好来了!外资:做多中国股票!

    据最新消息,美国银行的策略师们建议做多中国股票,因为他们预计与美国的贸易和技术战不会升级。策略师预计,美国股市在2025年初停止了持续上涨后,其领先优势将继续消退。 稍早之前,高盛发布研报称,DeepSeek的崛起,为中概科技股带来了中长期价值重估的机会。高盛维持对MSCI中国指数的超配评级,预计该指数今年将上涨14%,乐观预期下涨幅甚至将达到28%。此外,…

    2025年2月8日
    7700
  • 高管层震荡后,云南白药业绩增速放缓

    告别“炒股”、高管层震荡、重返国资控股……过去一年云南白药经历了不小的变动。多重挑战之下,老牌中药企业将如何破局? 近日,中药龙头企业云南白药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公告。去年全年云南白药营收400.33亿元,同比微增2.36%;归母净利润47.49亿元,同比增长16.02%。相较于2023年,公司业绩增速整体放缓。 健康品增速下滑 具…

    2025年4月3日
    2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