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微信微博QQ分享到微信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去年亏损执行董事自愿减薪,协鑫科技管理层这样谈公司盈利预判 第一财经 2025-03-30 10:01:47 听新闻 作者:陆如意 责编:陈姗姗 2025年一季度,协鑫科技颗粒硅市占率为25.7%,去年四个季度的市占率分别为12.3%、13.2%、15.2%和19.1%。 “预计今年一季度起,公司大概率可实现现金流回正,三季度实现月度盈利,四季度实现季度盈利。”在经历去年的业绩亏损后,协鑫科技(03800.HK)联席CEO兰天石在最新的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如是表示。多晶硅是光伏产业链中最上游的原材料。目前市场主流的多晶硅生产技术路线有改良西门子法和硅烷流化床法,产品形态分别为棒状硅和颗粒硅。而协鑫科技的代表产品为颗粒硅。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相较2024年三季度33.18元/kg的现金成本和28.98元/kg的售价(不含税),今年1月至2月,协鑫科技颗粒硅产品的现金成本为27.14元/kg,售价(不含税)为31.1元/kg。据该公司管理层介绍,改良西门子法的生产成本大约为4万元/吨,颗粒硅的生产成本已低于3万元/吨。颗粒硅的碳足迹较低,在部分海外碳壁垒严重的市场,使用颗粒硅可帮助组件厂降低产品的碳关税。2025年一季度,协鑫科技颗粒硅市占率为25.7%。去年四个季度,公司的市占率逐步提升,分别为12.3%、13.2%、15.2%和19.1%。谈及当下市场现状,协鑫科技(03800.HK)董事局主席朱共山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光伏行业正经历转型阵痛,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但这不是行业本身的问题,而是缺乏差异化创新导致的。他认为,“内卷”的根源在于抄袭,企业必须共同保护自主创新。朱共山还重申了对行业自律的呼吁。他说:“协会和企业应共同限制低端产能扩张,避免恶性竞争。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和技术升级,行业才能走出周期低谷。”兰天石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目前行业自律政策限制了各家企业的产能释放,部分友商甚至未用完配额。预计今年二三季度可能会有更多产能释放,但关键在于避免内卷。“‘531’政策推动组件端的价格上涨,但硅料端尚未有明显反应。全年来看,预计价格将遵循市场规律。”兰天石认为,光伏行业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随着BC电池等新技术对高纯度硅料需求的增长,但低端产能的复产将面临挑战。 财报显示,2024年,协鑫科技实现营收约151亿元,同比下降55%,归母净亏损约47.5亿元。2023年协鑫科技归母净利润约为25.1亿元。按业务拆分,光伏材料业务(包括多晶硅、硅片和工业硅)实现营收约150亿元,包含资产减值的情况下,亏损约53亿元;光伏电站业务实现营收约1亿元,亏损约3亿元。2024年,协鑫科技颗粒硅总产能为48万吨,产量为26.92万吨,同比增长32%,出货28.19万吨,同比增长45%。值得一提的是,3月21日,协鑫科技公告宣布,朱共山、朱战军、孙玮、兰天石及杨文忠等执行董事已主动自愿削减年度薪酬,全体执行董事年薪合计削减至约1640万元(2024年度)和约1630万元(2025年度)。相较于2023年度的1.88亿元,此次执行董事薪酬削减幅度超过90%。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陆如意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QQ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去年亏损执行董事自愿减薪,协鑫科技管理层这样谈公司盈利预判 第一财经 2025-03-30 10:01:47 听新闻 作者:陆如意 责编:陈姗姗 2025年一季度,协鑫科技颗粒硅市占率为25.7%,去年四个季度的市占率分别为12.3%、13.2…
-
近600万家夫妻店,是餐饮战斗力的“巅峰”
文|红餐网 本文为栈道资本&吴志伟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吴志伟在“2025中国餐饮产业节”上的演讲实录,红餐网整编发布。 01.近600万家夫妻店,占据着餐饮行业60%的市场份额 2000年左右,大润发、麦德龙、家乐福等都发展得非常红火,但仅仅过了20年,这些卖场现在要么已经卖身了,要么就退出中国了。 因为中国出现了大量的小业态,小业态就会诞生很多专业…
-
分享到:微信微博QQ分享到微信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蔚来港股大跌7%,“闪电”配售募集超40亿港元 第一财经 2025-03-28 10:21:04 听新闻 作者:一财资讯 责编:张瑜 港股蔚来开盘跌超4%,盘初股价快速下挫,截至发稿,跌超7%。 3月28日,港股蔚来开盘跌超4%,盘初股价快速下挫,截至发稿,跌超7%,报30.250港元。 3月27日晚,蔚来宣布,公司通过“闪电”配售方式,成功募集40.3亿港元资金。此次交易以每股29.46港元的价格完成。 蔚来表示,本次配售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推进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同时将进一步增强蔚来集团的现金储备,增强公司资产负债表,为蔚来集团长期业务的增长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资讯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QQ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蔚来港股大跌7%,“闪电”配售募集超40亿港元 第一财经 2025-03-28 10:21:04 听新闻 作者:一财资讯 责编:张瑜 港股蔚来开盘跌超4%,盘初股价快速下挫,截至发稿,跌超7%。 3月28日,港股蔚来开盘跌超4%,盘初股价快速下…
-
抄胖东来、战泡泡玛特,叶国富有多少胜算?
文|豹变 高宇哲 近期,名创优品频频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公司一方面被曝出正在推进旗下潮玩品牌TOPTOY和“24小时超级店”的独立上市;另一方面,作为永辉超市的新大股东,名创优品也卷入了针对永辉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舆论之中。 与此同时,这家公司也交出了创立以来的最好成绩。名创优品3月21日发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总营收170亿元,同比增长22.8%;…
-
分享到:微信微博QQ分享到微信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比亚迪发布2024年ESG报告以技术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 第一财经 2025-03-27 10:03:57 听新闻 责编:吴琪 3月26日,比亚迪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系统性披露了公司在环境、社会及治理(ESG)领域的战略规划、实践成果与长期承诺。报告显示,比亚迪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深度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绿色低碳发展、社会责任履行及企业治理优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4年,比亚迪将ESG的工作提高至集团的战略层面,不仅成立了董事会层面的战略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同时任命公司副总裁赵俭平为首席可持续发展官(CSO),还将ESG绩效纳入执行董事及高管人员的薪酬考核,占比达10%。比亚迪以实际行动向社会展示出做好ESG的决心。 三十年来,比亚迪一直以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储能和光伏行业的绿色发展。2024年,比亚迪创新性地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DREAMS”,从绿色低碳、创新变革、平等机会、协同合作、诚信守正和价值共享六大方面,推动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报告中,比亚迪提出了“2030年全集团自身运营碳排放强度降低50%”的中期目标,并承诺于2045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2024年,比亚迪存量新能源汽车纯电里程累计超过1500亿公里,相当于植树5.04亿棵。比亚迪全年新增节能改造项目超410个,累计实现的节能效益,相当于减少21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比亚迪还投资约14.1亿元用于三废处置,实现污染物排放100%达标。 比亚迪国内纳税总额达到510亿元,向上游供应商付款的平均周期127天,优于国内主流上市车企。比亚迪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启动了30亿教育慈善基金,重点支持高校奖学金及新能源车技术科普。截至2024年末,比亚迪员工总数达到968,872人,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比亚迪关注员工发展,强化人才留存,内部培养技能人才5.78万名,员工0元持股计划金额超18亿、覆盖近12000人。2024年比亚迪荣获“亚洲最佳雇主奖”“最爱人才雇主”等多项荣誉。 巨额研发是实现技术领先的关键,2024年比亚迪研发投入金额达542亿元,占营业收入6.97%,研发人员12.2万名,全球累计申请专利59,691件,授权专利35,837件。依托于“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2024年比亚迪推出第五代DM和易三方等领先技术,持续推动新能源行业向前发展。 未来,比亚迪将通过技术创新发展、全产业链协同降碳、社会公益长效投入及公司治理体系优化,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全球可持续目标的实现。比亚迪也希望与全社会携手,一起为地球降温1°C,共筑美好明天。 举报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QQ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比亚迪发布2024年ESG报告以技术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 第一财经 2025-03-27 10:03:57 听新闻 责编:吴琪 3月26日,比亚迪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系统性披露了公司在环境、社会及治理(ESG)领域的战略规划、实践成果与长期承…
-
腾讯视频正在失速
作者|市象 柿子 在2024年腾讯的年度财报中,腾讯视频只占了短短的一行——腾讯视频保持中国长视频市场的领先地位,视频付费会员数达到1.13亿。 这是一个有些微妙的说法。与前三个季度的环比数据被忽略不计,与2023年的同比数据也未曾提及,关键的细节都被隐去,只剩下了简而概之的“领先地位”。 但如果复盘2024年的前三个季度中,或许不难理解腾讯视频表达如此…
-
分享到:微信微博QQ分享到微信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宝马与阿里巴巴达成AI领域战略合作 第一财经 2025-03-26 10:31:16 听新闻 作者:武子晔 责编:彭海斌 宝马集团宣布与阿里巴巴集团在中国达成AI领域战略合作,双方在AI大语言模型和智能语音交互等前沿领域开展联合研发,提供最贴近中国用户需求的前瞻性解决方案。阿里通义大模型将应用于中国市场的宝马新世代系列车型。 3月26日,宝马集团宣布与阿里巴巴集团在中国达成AI领域战略合作,双方在AI大语言模型和智能语音交互等前沿领域开展联合研发,提供最贴近中国用户需求的前瞻性解决方案。阿里通义大模型将应用于中国市场的宝马新世代系列车型。 华晨宝马CEO戴鹤轩表示,全新智能电子电气架构实现AI上车,带来更加自然的交互体验和更强的OTA能力。 伴随电动车渗透率不断升高,汽车市场竞争已经进入智能化下半场。一直以来,外资品牌电动车经常被诟病智能化体验较弱。麦肯锡发布的《2024年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指出,领先的智能化优势是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受消费者青睐的主要原因,如更先进的自动驾驶功能、体验更好的智能座舱。未来智能驾驶功能,尤其是基于智驾的个性化场景应用将成为影响购车决策的核心项。另有行业报告显示,有54%的汽车消费者已经将智能化水平列为购车时考量的关键因素。 宝马中国区研发副总裁雷凯表示,宝马集团亚太科技中心全面升级,中国团队深度参与软件及数字研发。AI助力开发效率提升30%,打造懂中国用户的新世代座舱。 3月25日,宝马集团还宣布在中国启动360度全链AI战略。该战略以赋能数字化生产运营为基础,提升全场景用户智能体验为中心,促进研发领域的开放创新为支点,旨在加速推进宝马在中国360度全链AI融合,塑造人工智能时代的长期竞争优势。 即将于2026年量产的国产新世代车型,首次以AI大语言模型赋能全新BMW智能个人助理,并将AI智能体引入座舱。其核心能力将包括拟人化沟通、多智能体协同及开放生态整合,能够实现精准意图捕捉、复杂指令解析、模糊语义理解及严谨逻辑推演,令互动体验更加自然流畅。宝马还将首次推出主动交互推荐功能,利用车内传感器和摄像头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主动给予客户服务与关怀,比如当客户遗落个人物品在座位时系统将主动提醒乘客。上述AI技术和体验将覆盖宝马全动力系统和全车型阵列,油电同智。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示,在全球经济与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深化国际合作与创新是推动全球进步与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在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出行等关键领域。中国作为全球创新的引擎,已成为宝马集团未来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支点。宝马集团与中国携手迈入合作2.0新阶段,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共同探索互利共赢的发展机遇,致力于提供智能、可持续的出行解决方案。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武子晔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QQ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宝马与阿里巴巴达成AI领域战略合作 第一财经 2025-03-26 10:31:16 听新闻 作者:武子晔 责编:彭海斌 宝马集团宣布与阿里巴巴集团在中国达成AI领域战略合作,双方在AI大语言模型和智能语音交互等前沿领域开展联合研发,提供最贴近…
-
分享到:微信微博QQ分享到微信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小米集团股价大跌,拟配售8亿股股份,筹资约425亿港元 第一财经 2025-03-25 10:24:52 听新闻 作者:一财资讯 责编:张瑜 小米集团此次配售价为53.25港元/股,相较公告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折价约6.6%。 3月25日,港股小米集团开盘跌超5%,盘初震荡整理,截至发稿,跌5.09%,报54.100港元。 今日早间,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公告,公司拟配售8亿股现有股份,配售价为53.25港元/股,预计筹资净额约为425亿港元。 公告显示,小米集团此次配售价相较公告前最后一个交易日(3月24日)收盘价折价约6.6%。 小米集团表示,进行配售及认购旨在扩大股东权益基础,优化资本结构并支持公司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拟将所得款项用于业务扩张、研发投资及其他一般用途。 截至3月25日,雷军持有小米集团24.1%股份,其他股东拥有小米集团75.9%股份。 完成上述配售事项后,雷军持股比例为23.4%,承配人持股比例为3.1%,其他股东持股比例为73.6%。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资讯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QQ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小米集团股价大跌,拟配售8亿股股份,筹资约425亿港元 第一财经 2025-03-25 10:24:52 听新闻 作者:一财资讯 责编:张瑜 小米集团此次配售价为53.25港元/股,相较公告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折价约6.6%。 3月25日,港…
-
棉花娃娃,让00后“无痛当妈”
作者|惊蛰研究所 成昱 吃饭前先拍下“宝宝”跟食物的合影、旅游时镜头对焦的是可爱“崽崽”、生日时还要和“娃娃”一起在餐厅切庆生蛋糕……然而这些备受年轻人宠溺的“崽崽”们可不是真正的小孩,而是萌感十足、触感柔软的棉花娃娃。 从追星应援产物到二次元同人二创制品,再到无属性棉花玩偶,棉花娃娃凭借可爱软萌的外表、能够自由装扮的高可玩性,以及能够提供情感陪伴和治愈减压…
-
消费激荡:流量围城与白牌困局
作者|消费纪 宋歌 过去三年间,中国消费市场呈现出一组矛盾数据: ——巨量引擎2022年财报显示,其广告收入同比增长35%,达2300亿元; ——同期某第三方机构调研指出,抖音生态中新消费品牌平均存活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9个月。 花西子通过1500条短视频测试出爆款口红色号,认养一头牛借KOC矩阵三个月斩获2亿GMV。 而如今看,这场狂欢的入场券早已明码…
-
分享到:微信微博QQ分享到微信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医药产业迎重磅利好,中药板块表现活跃 第一财经 2025-03-21 10:13:50 听新闻 作者:一财资讯 责编:周玲 截至发稿,华森制药、康惠制药涨停,恩威医药涨超13%。 3月21日早盘,中药板块表现活跃。截至发稿,华森制药、康惠制药涨停,恩威医药涨超13%,大唐药业、新光药业、葫芦娃等多股跟涨。 消息面,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持续更新中药产业链图谱,促进中药产业链强链补链,培育壮大“链主”和“链长”企业,发展优势产业集群。 《意见》要求,深耕细分领域,培育发展一批中药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鼓励战略性并购重组和资源整合,培优扶强龙头企业。以“中药+”促进产业延链发展,丰富保健食品、食药物质等产品高质量供给。研究制定推动中药工业企业全产业链布局的政策。 平安证券认为,2025年中药板块有望迎来多重因素共振。成本端,中药材价格指数在2024年7月开始逐步回调,下游中药企业成本压力逐步减弱。随着中药材价格指数下降,中药企业毛利率有望在2025年开始逐步迎来改善。从竞争格局看,中药行业并购整合较为频繁,部分中药上市公司具有潜在产业链整合预期,有望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浙商证券预计,中药板块将于2025Q2迎来业绩拐点,板块行情或提前于业绩拐点显现而启动。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资讯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QQ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医药产业迎重磅利好,中药板块表现活跃 第一财经 2025-03-21 10:13:50 听新闻 作者:一财资讯 责编:周玲 截至发稿,华森制药、康惠制药涨停,恩威医药涨超13%。 3月21日早盘,中药板块表现活跃。截至发稿,华森制药、康惠制药…